財報中的現金流量表較少受投資者的青睞,一般都只看綜合損益表上的獲利,例如毛利率、每股盈餘(EPS)等,只要EPS表現不錯就認為是檔好股票,畢竟用來衡量股價的本益比,就是股價除上EPS。然而EPS只是表面的數字,現金流量才是真實的表現,真正的投資老鳥除了看基本報表之外,還會詳細檢視現金流量表,才能確保持有的股票高枕無憂。
資產負債表顯示期末的財務狀態,綜合損益表則表達會計期間的獲利或虧損,然而這兩張報表都無法看出現金的流動,現金流量表就是用來表達現金流進及流出的狀況。企業運用資產來營運,獲利的現金扣除資本支出後,就是債權跟股權可以自由分配的現金,又稱為「自由現金流量」,最後才以配息或現金減資方式回流至股東。所以用來評估股價的股利折現法及自由現金流量折現法,全都跟現金流相關。
雖然資產負債表也有現金科目,但只列出期末餘額,而投資者則希望看到現金演變的過程。例如期末現金餘額比期初增加時,到底是賺來的,還是跟銀行借的,或是靠現金增資而來的?反之亦然,看到期末的現金比期初少,也不一定是壞事,重點是怎麼減少的?有可能是營運賺了很多現金,只是又拿去投資及配息,才讓現金減少。所以,現金增減的過程才是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