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在國際政經局勢變數不斷的情況下,美元走勢詭譎難測。因去年貿易戰開打,使美元指數自去年第1季不到90點,在近期已多次達98點的新高。
就在美元指數走強之際,市場預期美國聯準會(Fed)降息的機率飆高,而美國財政部在5月底點名中國、德國、日本等9國為「匯率操縱國」觀察名單,原本會被迫升值的這9國貨幣反而走貶,似在為未來可能的走升先「消毒」。
奇怪的是,台灣雖不在名單之列,但中央銀行(以下簡稱「央行」)總裁楊金龍卻在6月初破天荒地公開坦承,央行確實在5月份有動用外匯存底進場調節匯率,等於對新台幣阻貶不阻升。此前所未見、能做不能說的「老實話」,雖嚇壞市場,其實是一石二鳥之計。
因為對美國而言,本就希望貿易對手國貨幣強一點,因而央行此舉反會贏得美國心;其次,央行公開言論,似也在警告投機客不要再做空新台幣,若投機客有所節制,央行也可以省下不少「子彈」。隨後果然短線新台幣開始走升,只是此舉也增加了對新台幣匯率預測的難度。
關鍵變數》
短線留意貿易戰與降息
長線則看經濟表現
至於未來美元指數走勢,我們先回歸到美國經濟基本面來看。GDP年增率在去年第3季達3.4%,創2015年第2季以來新高,今年第1季仍維持在3.1%的高檔,顯示經濟面續強,而代表通膨的美國核心CPI(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簡稱「核心CPI」)也連續第15個月(截至2019.05)在警戒值2%以上,但為何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此時卻希望聯準會降息?
以單純角度來看,做生意出身的川普,為減輕資金成本,當然希望利率愈低愈好,但也不能排除美國經濟有其他潛在風險,而使川普急於降息。畢竟,在過去30年,美國有4波降息,都是為經濟泡沫及嚴重股災而採取的救市措施,鮮少在太平時期降息。
今年5月中旬,美國又再次出現殖利率倒掛現象,且持續半個多月。以過去的歷史經驗來看,當殖利率倒掛後,美國都難逃經濟衰退的命運,這次能夠例外嗎?
總括而言,對於美元匯率走勢,在短線上要注意2大變數的影響:
1.貿易戰:絕對還是最重要的關鍵。很明顯的,當美、中關係緊張,美元就上漲,但問題一緩和下來,美元就會出現回檔。
2.降息預期:當預期降息機率升高,美元就會回檔;反之,美元則會走升。不過從過往經驗來看,在開始降息初期,美元多是走升;持續降息一段時間後,美元才會反轉下跌。而過去幾次美元在降息後期出現反轉,多是因已降很多。但目前聯邦基金利率在2.25%到2.5%(詳見圖1),就算Fed真要降息,似乎也已沒有太多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