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rt智富》月刊邀請暢銷作家夏韻芬回答讀者理財問題,讀者可到本刊網站(smartservices.bwnet.com.tw)留言,隔月會挑選熱門問題刊出。要知道夏韻芬最新動態,請至「當代理財生活網(www.money365.com.tw/)」查詢。
Q:最近看新聞,發現金管會針對部分商品有管制,例如目標日期基金、儲蓄險等。我知道儲蓄險是到期還本,但對目標日期基金不太清楚。為什麼金管會要管制這2樣商品呢?(網友 YANG)
A:關於儲蓄險的部分,如你所言,到期可以還本領回,國人對於保險通常會認為繳的保費,一旦沒理賠或沒領回,都會覺得虧本,所以把保險當成理財工具。其實也透露普遍保障不足的隱憂,畢竟保險的功能在保障,儲蓄險只能說具有強迫儲蓄功能。
因為大家都愛買儲蓄險,導致過多的保費流入保險公司。而保險公司在國內能投資的標的有限,投資海外也會面臨新台幣貶值問題,所以造成現金太多無處可去化的現象。根據統計,去年匯損就高達2,000多億元,造成壽險公司的淨值下滑。短期間雖不至於有風險,但若漠視不管也可能出現大問題。最近金管會出手,讓投資人更了解儲蓄險,以及宣告利率不等於報酬率,對保險公司或投資人都有正面意義。
有關於目標日期基金商品,台灣在2002年~2005年時有發行過此類產品,但未受到市場青睞。直到年改議題、退休金問題浮上檯面,目標日期基金才賣翻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