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蓄險的存錢效果真的比定存好?民眾的儲蓄險保單是否買對?在金管會決定大力整頓儲蓄險後,很多消費者都出現以上疑問。近來高雄市長韓國瑜申報持有18張儲蓄型壽險引發熱議,經《Smart智富》月刊委請顧問檢視之後發現,他們家的保單部分短期儲蓄效果不佳,並出現投保時把宣告利率誤認為保單報酬率的情況。
7月4日,高雄市長夫人李佳芬帶著全家34張保單,由《Smart智富》月刊邀請的認證理財規畫顧問(CFP®)李安昇與陳敏莉進行健診,分析韓市長依法申報、有保單現金價值(又稱解約金,詳見名詞解釋)的18張儲蓄型壽險後發現,有11張已經繳費期滿,7張仍在繳費(詳見表1)。其中,第1張保單是從1993年投保至今,至於尚在繳費的保單預計今、明兩年多可繳完,這兩年總繳保費約為470萬元,2021年起年繳保費則會降為約4萬9,000元。
名詞解釋_保單現金價值
客戶解約取得的解約金又稱為「保單現金價值」,是按保單價值準備金扣除解約費用而得,但一定年期後解約費用可為0元。
再就保單性質區分,有6張屬於傳統的養老險或還本型壽險;4張是長期保單價值準備金會增值、保單內部報酬率(IRR)接近預定利率的增額型壽險,或是接近宣告利率的利率變動型壽險(簡稱利變型壽險);另外8張則是保障成分較
高的終身型壽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