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的資訊,今年第1季全台屋齡逾30年的老屋有410萬286戶,占全台住宅數量比率高達47%。然而,台灣身處地震帶,老屋改建已經是刻不容緩的議題,但是,因為土地利益龐大、產權糾葛複雜,所以台灣的老屋改建並不順利。
如果以法律依據來看,老屋改建主要可以透過建築相關法律的傳統改建、都市更新或危老條例等3種方式。
其中,傳統改建屬於屋主的私人權利,或屋主與建商的民間契約,基本上,只要符合建築法規的相關規定,政府並不干涉。而都市更新和危老條例的狀況比較不同,兩者皆屬於政府為改善居住環境而推動的政策性法規。
都市更新進度緩慢
北市要896年才能完成
先來看都市更新的狀況。《都市更新條例》從1998年上路以來,執行的成效有待商榷。以全台老屋占比最高68% 的台北市來看,截至2018年底,已經核定實施的都市更新案有360件,共更新了1萬3,633戶,換算下來,20年來平均每年改建682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