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倖存者偏差」是個很常聽到的詞彙,其大意是因取樣的偏差,造成統計數據解讀時產生偏誤,如果在投資市場上,就是指在解讀某一種投資方法的優劣時,因為取樣多為賺錢者(賺錢者比較願意聲揚),而賠錢者(大多沉默)樣本大多沒有含括在內,因此可能造成偏誤結論。這原是提醒學習者要更謹慎驗證投資方法的可行性,但老實說,這幾年光是「倖存者偏差」概念的本身,也多被濫用,有不少投資新手,將這個詞琅琅上口,人云亦云,連自己下去親身驗證、認真求解的學習精神也喪失了。
本期〈封面故事〉主角曾是位牙醫師,對於各種投資理論亦能如數家珍,但與許多散戶的最大不同點是,他賺到了高報酬,仍日日如履薄冰,擔心自己是「倖存者偏差」。因此,他花更多時間學習與檢驗,避免只是個靠好運成功的人。如此情境,多年前我也在一位年輕的投資贏家身上見過,賺到錢後不但沒有驕縱之心,反而感到徬徨與掙扎;但多年之後,再見到他,我感受到他圓熟的自信(但非自大),脫離當年的自我懷疑。藉這期〈封面故事〉,我想勉勵投資新手,不要輕信任何書中的結論,不管是廟堂之高的理論或鄉野俗鄙的技巧,只有你願意去學習與驗證,才能不斷進化,而不只是隻學舌的鸚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