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電影《我不是藥神》的人,一定對中國昂貴到難以負擔的「專利藥」,以及缺乏合格平價替代藥物而留下深刻的印象。雖然電影的時代背景是80年代,但是,筆者必須說,時至今日,這樣的情況在中國並未完全排除。
不光是藥物,包括醫材、保健食品等也一直存在相似的問題,最大的原因在於中國生技業的發展高度依賴政策規範,因此,中國生技產業的突破僅僅是近幾年的事。
2008年,中國發生「毒奶粉事件」,可是,一直遲至2016年,相關當局正式推出《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配方註冊管理辦法》後,才淘汰近半數不合格廠商,整頓了產業秩序。
投資炒作+不當政策
台灣生技環境不見起色
近年來,中國政策規範的調整逐漸加速,2017年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原CFDA)發布《仿製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品種分類指導意見》,讓「學名藥」有了審查與評價的基準。同年,為了遏制「透過微電商販售健康食品」之亂象,再祭出《總局關於新保健食品註冊執行資訊系統上線運行的通告》,2019年10月再推出《化學藥品注射劑仿製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技術要求(徵求意見稿)》,預期不久的將來會再推出一致性評價規範。
中國醫改除了政策規範之外,對於合格醫藥品的審批時程改革亦顯得重要。從「44號文件」簡化程序、加速創新藥審批,到「50號文件」從寬認定境外新藥的臨床數據,預期上市時間至少可以加快2年,2018年完全執行按規定時限審批(編按:意指在一定時間內完成審核)。
在NMPA的加速改革下,中國生技業已經出現展翅飛翔的動能。以新藥為例,根據勤業眾信統計,2018年NMPA核准了51項,2019年則達到128項,堪稱進入黃金十年。
相較於中國生技業的蓬勃,台灣的生技指數卻在股市高檔時還趴在地上。台灣上市櫃生技股不是不好,而是歷經幾回的投機炒作與不當政策後,市場信心崩盤所致,再加上評價偏貴,因此,如果要挽救頹勢,首要就是合理評價,其次是發掘市場出口,而筆者認為,中國市場就是一大契機,因為,中國已經是全球第2大的醫藥品市場(詳見圖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