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投資之父葛拉漢(Benjamin Graham)曾經說過:「投資股票時,你必須買得便宜不虧本。」價值投資學派最吸引人卻也最為人詬病的一點,即是所有人都同意「在價格低於價值的時候買進」,卻總是苦無策略執行。評估股價的方法千變萬化,常常搞得投資人暈頭轉向,但其實台股有不少會每月自結盈餘的股票,能協助投資人更快速、精準買在「現在合理價、未來便宜價」的股票,甚至遇到狀況不好時也可以提早退場。
財報公布時才進場
股價可能已在高點
評估股價價位時參考本益比(Price-to-Earnings Ratio,PE)是最客觀、有效的方法,而影響本益比的兩大關鍵因素在於股價及EPS。雖然散戶無法控制股價,但可以運用EPS推算本益比高低,當股價落入設定的本益比區間時就值得評估是否買進。依規定,上市、櫃公司每季會公布獲利,通常延遲1個半月至4個半月不等,這段時間差正是評估股價合理性經常失真的主因,因此掌握「投資節奏」非常重要。
若是價值波段投資者,就必須參考財報公布日,避免進出場當下受財報影響股價,導致投資策略失靈;價值存股者則應避免在財報公布後才進場長期投資,一來是可能會買在股價高點,二來是若出現利空消息將面臨股價下挫的風險。儘管股價總是起伏不定,評估本益比方法更是眾說紛紜,但台股其實有不少企業會每月自結盈餘(尤其金控業更是幾乎全面普及),有助於投資人即時修正投資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