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投資的人大概都知道,長期投資的大部分報酬來源,得利於良好的資產組合配置。若以單一年度來說,今年在3月底買進台股與美股會得到最好的報酬,但若選錯了股市,買到港股或一些新興市場股市,則新冠肺炎疫情後的表現只能算差強人意。投資人如何避免選錯市場的遺憾呢?靠投資組合。
本期〈封面故事〉由《Smart智富》月刊編輯委員會,過濾上千檔基金與ETF,透過量化與質化的雙重流程把關,精選出39檔標的,分為核心、機會、防禦、配息4大類型,投資人可以根據年齡與投資屬性,建立各類型基金的比重。核心基金目標在於長期持有、賺取長期複利效果;機會基金則為波段操作,視市場在景氣循環的不同時期,擇機切入當時有利可圖的目標,側重賺取資本利得;再來是最常被忽略,但卻是不可或缺的防禦基金,這類基金報酬可能不高,但重在求穩,降低投資組合的波動風險,當空頭市場來臨時,你會很慶幸有防禦型基金的存在;最後是台灣投資人最愛的配息基金,這類基金主要發揮現金流的功能,對於追求積極複利的年輕投資人,或可忽略這類基金,但對於須靠投資組合來支應退休金的年長者,配息基金卻是最重要的。不過,光看配息率容易失真,想知道詳細重點,趕快翻到本期〈封面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