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投資市場從大盤、類股到個股時漲時跌、走勢不定,投資人因抓不到方向,難免心浮動,我開始收到不少詢問,例如「短套怎麼辦?」「未來怎麼看?」等等。在回答這些問題之前,應先要釐清和確認引導未來盤勢的關鍵是什麼?
我認為,年底前引導盤勢最重要的是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其水準不太可能再低了,接下來將開始一個上升波段。當美債殖利率走升,會讓熱錢繼續留在風險資產走跳,對波動度高的股票,例如以科技股為代表的成長股,會有助漲的效果。
從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的走勢來看,過去10年裡,長期趨勢是在2%上下區間整理,期間最高曾到3.24%,最低則在1.37%,而絕大多數時間都在1.5%~3%游走(詳見圖1)。但從2019年開始,長期趨勢出現變化,先是美國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不斷「推特治國」,企圖干預聯準會決策,想把利率降到0%以減輕美國國債負擔(當然另個原因就是維持熱錢)。
川普雖然沒有太成功,但不料真正的黑天鵝現身了,亦即2019年12月8日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美國政府被認為是全世界最安全的「企業」,它借錢的借據(美國公債)自然就是全世界最安全的投資避風港,當重大危機出現,資金躲到這個全世界最安全公司所發的借據中,價格水漲船高,殖利率就一瀉千里,最低只要0.52%就可以借到錢。
市場不再擔心疫情衝擊
最快年底啟動縮債計畫
到如今,疫情雖仍未緩解,但對於投資市場的影響,美股已經給了一個明確的答案。儘管Delta變種病毒還在全美肆虐,根據美國衛生及公共服務部公布的數據,8月份新增染疫確診人數,較7月份增加了1倍之多,但8月份美股標普500(S&P 500)指數依舊上漲了2.9%。
股價反映的是投資人對未來的信心,顯然市場對疫情已經愈來愈不擔心。而市場的信心從哪來?來自人類逐漸找到與病毒共處的方法。
所以,即使美國Delta疫情持續升溫,但卻沒有對美國聯準會最擔心的勞動就業市場,造成太大衝擊。從最貼近勞動就業市場的指標,亦即每週更新的「初次申請失業救濟金人數」觀察,今年以來的數字一路下降。
根據財經M平方網站的數據顯示,今年1月2日公布的「初次申請失業救濟金人數」,還高達78萬人,而歷經8月Delta變異株引爆新一波疫情衝擊,在9月4日公布的最新人數竟已驟降到31萬人。
我的解讀是,美國政府及美國人民,正在學習「與病毒共處」,只要新冠疫苗接種率大幅提升,降低染疫的重症與死亡人數,新冠肺炎即使無法消滅,卻也「流感化」,就像感冒一樣,重症人數不再多到癱瘓醫療體系,輕症者甚至能夠自行康復,就不用再有「封城」這種最傷害經濟發展的防疫措施,整體經濟就能重啟正向循環。
既然市場已不再擔心新冠疫情,加上美國現任總統拜登(Joe Biden)政府的財經首長都是幹練的老江湖,又不用擔心老闆會三不五時「推特治國」,貨幣政策回歸常態,財政政策應用得宜,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這個無風險利率的代表,將有很大機會逐漸重回2%。再者,聯準會最在意的勞動就業市場正大力復甦,今年下半年開始帶風向的「縮減購債」計畫,很有可能在年底前就會正式啟動。綜合以上幾個原因,我認為美債的殖利率不會再低了,未來將逐漸走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