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上市櫃公司經營權爭奪戰的新聞,經常占據各大新聞版面。2018年全盤修正《公司法》後,增訂了第173-1條,讓持有過半數的股東,在持股3個月後,可以自行召集股東臨時會,來增強股東權利,這使得市場派挑戰公司經營權的機率變高了。經營權之爭不僅會影響公司未來的發展,也會影響到股價。小哥觀察,容易引爆經營權之爭和董監改選行情的公司,通常都有下列幾個特點:
特點1》公司有被青睞的理由
舉例來說,公司有資產題材(土地)或轉投資有價值等。
特點2》董監持股偏低或質押比過高
《公司法》規定,董監質押股數如果超過選任當時所持有公司股數1/2,則超過的部分不得行使表決權;也就是說,當質押比愈高,市場派想搶奪公司經營權的機會相對容易,因此,大股東如果想要回補持股,只能在市場上不計代價的買進,此時兩造爭奪將造成市場買盤增強,股價也就容易往上漲。
特點3》股本或PB偏低
當股本或股價淨值比(PB)偏低時,市場派只要付出相對較少的資金成本,就能輕易拿下經營權。
小哥帶大家看一下,有經營權爭奪戰的公司的籌碼變化。
案例1》友訊(2332)
2020年友訊因為部分董事、獨董結盟市場派,爆出經營權爭議,甚至躍上新聞版面,在當年6月15日舉行董監改選後,經營權風波暫時落幕。在股東會前,主力一路買超,而在股東會後就減少持股。股價在經營爭搶的期間創下逾13個月的新高(詳見圖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