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在2021年11月號專欄提到,「今(2021)年Q4將是台股最佳布局時機!」短短2個月至年底,無論是加權指數和櫃買指數都有約10%的波段漲幅。開年之後,隨著外有通膨揚升及聯準會緊縮壓力,內有本土疫情再起的雙重干擾,似乎為台股前景蒙上一層陰霾。2021年第4季以來的看多看法,是否需要調整呢?
在盱衡重要總經數據後,筆者認為,無論是台灣經濟或台股,都還不到轉折的時間點,2022年上半年,多頭續行的機率極高!
台灣經濟仰賴外部需求
本土疫情爆發影響有限
近期本土疫情的爆發,自然讓大家擔心是否會打擊甫自2021年三級警戒復甦的內需動能。不過,從台灣的經濟結構來看,自從美中貿易戰後,由於受惠於龐大的轉單效益,來自進出口的貢獻就不斷拉升。不僅如此,貿易戰後造成的資金和廠商回流,以及針對產業供應鏈和新應用的資本設備投資,進一步帶動了本地的資本形成貢獻度。這樣的趨勢,在疫情過後更加強化,成為拉動台灣經濟維持強勁增長的「雙箭頭」。換言之,縱然疫情可能一定程度導致內需衝擊,但只要台灣的工業生產和衍生的相關民間投資維持不墜,那台灣經濟基本上就不會遭受太大的影響。
那麼,台灣外部需求的動能,是否能續強呢?對台灣來說,來自美國的需求,特別是電子產品、零組件需求始終是重中之重。對此,美國經濟數據中的耐久財訂單,就是最佳的參考指標。從圖1來看,美國總體耐久財訂單11月月增率2.6%,年增率14.8%,在高基期下仍有極佳表現,顯示來自成本和勞動市場的壓力讓企業加大相關生產力提升的資本開支。其中,作為領頭羊的電腦與電子產品訂單月增率更是大增4%,和台灣供應鏈息息相關的電子零組件訂單在高基期下月增率也來到1.9%(兩者年增率都逼近8%),顯示在供應鏈瓶頸日漸改善情況下,整體電子耐久財訂單由過去半年的緩步成長進入再次加速的軌道;這暗示未來一段時間不但美國民間消費和投資不看淡,更重要的是對於以電子產品出口為主的台灣將有極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