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許多國家的通貨膨脹(以下簡稱通膨)都創下數十年新高之際,不僅造成通膨的元凶——塞港、供應鏈斷鏈至今未消解,又發生俄烏戰爭而引發新一波原物料短缺,促使通膨問題更加惡化。不過,也正因通膨居高不下,使得抗通膨類股受到資金追捧,甚至取代科技成長股成為「新尖牙股」。但新尖牙股值得投資嗎?又該如何投資?
首先,從推升新尖牙股走高的環境——通膨來看,恐怕會再持續一段時間。因美國、台灣等許多國家為抑制通膨已開始升息,而美、加及歐元區還停止QE(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其中美國更準備縮表,預計以每月950億美元規模從市場回收資金。然而到目前為止,上述緊縮政策並未達到抑制通膨的效果,各項物價指數仍頻創新高。
擁有定價權的供應商
為抗通膨投資首選
既然通膨在短時間內壓力仍大,抗通膨投資就成為投資人必懂的課題。但在投資之前,需先了解引發通膨的原因。在學理上,通膨升高的原因有二:「需求拉動」與「成本推動」。簡單來說,前者是因為消費者需求太多,後者則往往是由於生產者供給太少。
而這一波全球通膨的主因顯然是成本推動,先是疫情造成勞動力不足使然,加上各國為救市而祭出無限量QE,通膨快速走高;接著,今年2月底爆發俄烏戰爭,造成原物料嚴重短缺,使通膨更加狂飆。既然了解此波通膨主要來自於生產者供給太少,那麼愈能掌控市場定價權的供應商,就愈是當前抗通膨投資的首選。其中,就有4大類股,被美國投資機構喻為最值得關注的新尖牙股。
原先的尖牙股(FANG)之名,是由臉書(編按:原名Facebook,現改名為Meta)、亞馬遜(Amazon)或蘋果(Apple)、網飛(Netflix)與Google等公司英文名字首組成。今年以來,美國科技股受到通膨、升息、俄烏戰爭、經濟走弱等因素影響,表現大不如前,取而代之的新尖牙股則是由:1.能源(Fuel)、2.農糧(Agriculture)、3.天然資源(Natural Resources)、4.黃金(Gold),等4大類原物料構成(詳見表1)。
不過,筆者認為,單純只鎖定這4大原物料題材還不足以做對投資決策,必須結合「掌控市場定價權」的概念,才能正確聚焦。而誰能掌握市場定價權呢?如前文所述,目前的通膨主要是因為缺料,愈能掌握物料源的上游廠商,自然就愈有利。
筆者在《Smart智富》月刊281期的〈通膨時代來臨 3關鍵掌握投資商機〉一文中就提過,中下游廠商因庫存成本尚低,在通膨初期可以賺到成本價差。但時至今日,終端產品生產廠商低成本庫存早已用完,所以就換成掌握貨源的中上游廠商要大發利市了。
最近媒體大幅報導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罕見的買進能源公司股票,但他買進的卻不是市場龍頭的埃克森美孚(Exxon Mobil,美股代號:XOM)或雪佛龍(Chevron Corporation,美股代號:CVX),而是知名度與規模相對較小的西方石油(Occidental Petroleum Corporation,美股代號:OXY)。
原因就在於,西方石油主要業務是能源產業最上游的探勘與開採。雖然埃克森美孚與雪佛龍也有探勘、開採業務,但還是以中下游為主。
從實際股價表現來看,截至4月14日為止,今年以來西方石油股價狂漲91.05%,而埃克森美孚與雪佛龍漲幅分別只有38.23%及43.88%。或許有人認為,西方石油股價的漲幅可能是巴菲特買進效應。但再回頭看過去1年表現,西方石油漲幅高達143.4%,也遠勝過埃克森美孚的55.01%與雪佛龍的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