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提到壽險市場,很難避開「淨值偏低」與「資產重分類」的話題。尤其最近揭露的資訊顯示,多家壽險公司季報淨值未達3%監理標準,加上10月初有金融資產重分類救淨值危機之事,讓這問題的討論熱度不減。
就保險消費者而言,看到壽險業淨值大縮水,或許會感到有點不安心。有關這個議題,我已多次提出看法,還記得8月初市場在熱烈討論淨值拉警報時,我用新冠肺炎確診做比喻。染疫確實會讓人有點擔心,但事實上,確診者99%以上都是輕症,雖無需大驚小怪,但沒有真正康復前,任何症狀發展都不能輕忽。其實新冠病毒對於原本身體強健的人,影響相對有限,但對原本就有慢性病、體質較差或症狀持續很久的人,就要特別注意了。
就像平常經營穩健的壽險公司,有時會因國內外政經情勢突發狀況,導致資產暫時性大幅下跌,但如果公司體質無太大實質變化,通常就不需要擔心,且目前大部分壽險公司都屬這一類。「淨值比低」其實並不代表一定出事,其實就跟發燒一樣,是症狀也是警訊,雖不是疾病,最好還是搞清楚發燒的原因,才能判斷是否該加強注意,並做進一步處置。
之前我也提過,目前壽險公司「財報淨值」這個數字,有許多未完善的地方,例如要到2026年,資產負債的評價方式才會同步,在過渡期,資產與負債之間有很大的會計制度不匹配,且財報本就不是保戶判斷公司清償能力的依據。所以我才會用「拿磅秤量身高」這個比喻,說明用淨值比判斷壽險長期體質的謬誤。以長期的角度來看,建議看資本適足率(RBC)會比看淨值比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