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透過股債配置可創造有效率的投資組合,且只要持有就可以。但因為一段期間後配置比率會失衡,此時就得執行再平衡,才能達到最大的效果。不過,該如何執行,及多久再平衡一次,是本文要探討的問題。特別是2022年股債均跌,讓投資者損失不少,也有人開始懷疑股債配置沒有用。這並非事實,也代表對資產配置不夠了解。股債是具有負相關性,但不是絕對負相關,所以也會有齊漲齊跌的狀況,只是發生機率較小。既然2022年出現這罕見的機率,反而更應該把握機會投入更多。原因很簡單,若股票型ETF及債券型ETF長期趨勢往上,不是價格愈低購入,愈有利嗎?
目前美國聯邦利率尚處於高檔,必然導致企業資金成本過高,整體可動用的資金減少,2023年股市下修機會大增,美國政府為防止經濟硬著地,必將以降息因應,當利率下降債券就會有一波漲幅,這時就是賣出債券部位,轉而買入股票部位的好時機。
只是債券部位漲了多少才需轉換,得觀察哪一項指標?很簡單,不用看任何指標,只需做好再平衡這件事。例如原本的資產配置是50%股票、50%債券,當股市下跌、債券上漲,股票部位比率必然降低,債券部位比率會增加,例如來到40%股票、60%債券,這時候就賣出10%債券,買入10%股票,回歸原有股債比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