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達志影像 新年肇始,投資人無不關心新的1年到底是「錢兔無量」?還是繼續被「兔槽」?其中影響關鍵絕對就是美國!
目前從各大媒體到投資機構幾乎全面看壞美國經濟。像具代表性的《華爾街日報》預估,美國2023年經濟成長率僅0.5%,而在其定期調查經濟學家看法中,認為經濟會出現衰退的比率,從2022年10月的63%,在2023年1月升至近7成;而最悲觀的是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認為第1季經濟會衰退0.4%。少數相對樂觀的是全球最大投資銀行高盛(Goldman Sachs),預測經濟成長率可達1.1%。
由於從美國聯準會(Fed)的利率會議紀錄、美國供應管理協會(ISM)指數、製造與非製造業指數等數據顯示,其實2022年第4季就出現衰退,且幅度不小,代表2023年第1季GDP要不衰退也難。而以多數機構推估全年經濟仍是正成長,因此評估全年走勢,全球與美國應都會是「先下後上」,也就是第1季或上半年可能難逃衰退,但到下半年就有機會回升。
對此,投資人應關心的是,若會先下,那麼會下得多深、何時會開始反彈?而以聯準會宣稱持續升息,最快也要到2024年才會降息,市場會好得起來嗎?
從歷史經驗來看,股市通常是經濟的領先指標。自2000年至2021年期間,美國出現2次經濟衰退:第1次在2008年的金融海嘯,當年標普500(S&P 500)指數大跌38.49%,隔年美國經濟衰退2.6%,但標普500指數卻上漲23.45%;第2次是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發讓美國經濟衰退2.8%,但股市受政府大舉量化寬鬆(Quantitative Easing,QE)強力護盤下,標普500指數依然上漲了16%。由此再對應到2022年,標普500指數雖下跌19.44%,經濟仍維持正成長,所以2023年就算出現衰退,但股市早已反映,而即使上半年出現回檔,應不至於低過2022年的低點(編按:標普500指數最低為3,491.58點)。況且,萬一衰退了,美國政府應該不會坐視不管。
畢竟,2024年美國將舉行總統大選。目前現任總統拜登(Joe Biden)已多次暗示將爭取連任,對於美國民眾最抱怨的通膨問題,拜登必像2022年5月般主導政策,藉強勢升息在短時間內讓通膨降到民眾有感,以讓執政的民主黨順利贏得選舉。因此合理推估,拜登政府可能會在上半年推出一些政策穩住經濟。只是目前就貨幣政策而言,美國政府已無太大空間,只能往財政政策方面著手。
景氣若陷入衰退狀態
聯準會恐難再持續升息
目前QE已經退場,要再重新上陣,基本上不太可能,尤其通膨依然偏高,最多就是暫時不縮表(縮減聯準會的資產負債表,意即從市場回收資金。而QE退場只是不再向市場投入資金)。
雖然聯準會多次重申暫時不會停止升息,也不考慮降息,但形勢比人強,若是經濟真的將陷入衰退,聯準會恐難再持續升息。因此問題是,接下來還能升多少?
從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hicago Mercantile Exchange,CME)FedWatch的利率預測來看,美國利率上半年就會達到此波升息的高峰,預估聯邦基金利率(Federal Funds Rate)將來到5%~5.25%;到了9月降息機率就會大於升息機率;到了年底,對比利率高峰,甚至有降息1碼~2碼的可能性,而這也是許多投資人所預期的走勢。
相較之下,財政政策是最沒有爭議,也最可能推出的政策。美國政府若真要推財政政策,那表示之前幾次要推但都沒成功的大基建計畫將可能捲土重來。拜登政府的1兆美元基礎建設法案,其實早在2021年就已立法通過,但卡在預算因而遲遲無法實施,加上美國多達50個州,如何雨露均霑,也是個棘手的政治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