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達志影像 中國經歷2022年政策黑暗期後,終於在解封後迎來嶄新局面。二十大之後,中央高層已經由「習家軍」全面掌控,政策重心也從「國家安全」走向「穩增長」,經濟回歸常態將是2023年中國政府的首要目標。儘管很多投資人對陸股仍抱持不信任感,但所謂「行情在絕望中誕生,在半信半疑中成長」,歷史經驗也告訴我們,政策支持下的陸股表現有多驚人,對於想參與牛市行情的投資人,此刻千載難逢的布局時機已經出現。
GDP成長目標務實
為政策留足夠容錯空間
2022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給予「穩增長」最高優先級別,並要「加大宏觀政策調控力度」。而隨著2023年中國兩會持續進行,多項經濟指標也透露出中國今年審慎積極的態度,其中最重要的包括:全年GDP成長目標5%、財政赤字率3%。
5%的GDP增速是1994年中國開始設置經濟成長目標以來最低的數字,相比於外界普遍預期今年中國的經濟成長將輕鬆超過5.5%,此目標顯得更加「務實」,在全球經濟仍逆風下,較低的經濟成長目標為政策保留更多的容錯空間。
另外,過往財政赤字率一般不會設定超過3%,本次的3%已是疫情前的最高水準,結合政府工作報告中由李克強提到「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加力提效」,可以期待中國今年將會推出更大規模財政政策,以刺激經濟復甦。
而中國人民銀行(以下簡稱人行)日前宣布,決定於3月27日調降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25個基點,與去年12月降準幅度相同。降準過後,中國金融機構的加權平均存款準備金率也下降至7.6%,預估本次降準將釋放超過人民幣5,000億元的長期資金。
分析這次人行降準,最重要的是傳遞「維持流動性和利率平穩」的政策信號,打消市場「緊縮預期」的擔憂,而25個基點雖不是非常顯著的降幅,這意味著貨幣政策可能不會過於寬鬆,但從總量方面來講,中國貨幣政策的工具在數量及價格上仍有空間,預計後續仍會維持寬鬆的貨幣環境,降準甚至降息的機率依舊存在。
房地產業數據回溫
展現政府拉抬經濟決心
中國經濟重啟已經是市場共識,近期多項數據顯示經濟活動回溫,包括電爐開工率、化工材料需求等提升,顯示經濟出現轉佳跡象。
此外,身為經濟火車頭的房地產業,近期的新房銷售、二手房成交量也在回溫。最重要的是,中央已放寬重點城市限售,政策支持購房補貼,不僅是對房地業直接利多,更表達了中國中央政府對於拉抬經濟的決心。
消費產業則是另一大亮點,疫情期間中國民眾的消費增速低於收入增速,這也導致2022年居民存款大幅成長,如果按照2015年~2019年中國零售額7.2%的年複合成長率,零售水準要回歸平均水準,還有15%以上的成長空間。預期隨著經濟限制放寬,實際居民活動逐漸回復,消費產業或將迎接爆發,成為中國經濟復甦的關鍵。
而按照歷史經驗,當市場從底部反轉時,股價往往會先由評價修復所帶動(也就是本益比上調),之後再由企業獲利成長等基本面因素帶動。今年的陸股有機會複製相同走勢,在穩經濟主軸以及財政刺激政策持續發酵下,後續有望隨著獲利面改善,帶動股市新一波漲勢(詳見圖1)。
陸股估值仍便宜
現為長線布局好時機
評價面而言,儘管陸股估值經歷一波上修,但還是處在中長期底部。以MSCI中國指數為例,目前的本益比大約10~11倍,遠低於過去10年的平均15.6倍(詳見圖2),且相比於其他主要經濟體,現在的中國股票仍顯得相當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