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達志影像 近年來中國綠色金融在政府計畫性的推展下,呈快速擴張的態勢。自2022年中國發布重要的綠色金融框架《銀行業保險業綠色金融指引》以來,各部委及監管機構推出的綠色財政政策,便如雨後春筍般激增,儼然成為起步中的市場,預期未來10年將有龐大的成長機會。
中國政府在此框架中,明訂中國對綠色金融的定義、建設綠色金融體系指引。其後,包括中國人民銀行(以下簡稱中國人行)、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以下簡稱中國國家發改委)、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CSRC)等多個部會,相繼制定3大綠色金融業務分類:綠色貸款、綠色債券和綠色金融產品等。而涉及的產業,則圍繞在6大綠色產業:環保生產、潔淨生產、乾淨能源、生態環境、綠色基礎設施升級和綠色服務,因而備受投資人關注。
儘管中國的人均碳排放量落後於美、日、韓(詳見圖1),但以總量來看,仍是全球碳排放量最大的國家之一,約占全球總量的1/3。
瑞銀集團預期,在2020年∼2060年間,全球與淨零排放目標直接相關的9大產業,每年需投資金額將達2兆美元;中國國家發改委則估計,未來30年內綠色轉型投資最高需人民幣487兆元;在此趨勢下,中國國家發改委推估,每年可能產生人民幣2兆5,000億元以上的綠色項目資金缺口,因此加快中國金融體系內的綠色發展至關重要。
為達2060年碳中和目標
中國積極投入經濟轉型
綠色金融在中國正迅速擴張,監管機構在2060年碳中和目標的基礎上,積極投入實踐綠色經濟轉型。
以中國人行為例,便推出一系列直接的財政激勵,擴大整體綠色金融發展。
目前綠色融資的主要形式為綠色貸款和綠色債券,其在2021年雖然僅分別占整體綠色經濟信貸組合總額的8.3%和0.8%,但是根據瑞銀集團的基本假設,預估綠色貸款和綠色債券到2031年的規模,可望分別成長到逾人民幣61兆元和人民幣8兆元,相當於14.5%和22.2%的10年複合年增長率(詳見圖2)。
若依照此趨勢發展,預期綠色信貸業務屆時可能成為銀行的主要收入動能,潛在收入將高達人民幣1兆4,000億元,亦即約占2031年銀行體系總收入的15%。而其他綠色金融產品,如ESG基金和綠色保險等,也可望受惠於大量信貸需求而快速增長。
和其他重點產業的發展模式一樣,中國執政當局一直是透過由上而下的策略指導整體市場,綠色金融的發展模式亦不例外。為引導綠色貸款成長,中國人行已將綠色金融納入銀行季度評估中。
當前中國相關的綠色金融激勵措施,主要聚焦在降低銀行融資成本上,像是綠色資產,現在已被承認為再貸款的合格抵押品;中國人行也推出減碳支持政策。
而根據中國國家發改委的預估,目前綠色專案每年約有人民幣2兆5,000億元的資金缺口,可能促使政府推動更多刺激政策,尤其像是降低綠色資產的風險權重。只是現下綠色金融在中國的定義標準較他國更為嚴格,我們預期未來監管機構有機會逐步擴大綠色產業和綠色貸款的範圍,這有望為綠色金融注入更多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