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工作就沒有收入,沒有收入又哪來的信心消費?」林樺堂直言,中國中小企業是就業的最大宗來源,但現在中小企業本身信心就不足,當企業支出保守,也就無力提振就業市場,也是造成現在中國青年失業率節節攀升的一大因素,工作前景籠罩陰霾,消費力自然相對低落。
因素3》持續爆雷的房市
自恒大在2021年爆發債務危機之後,中國房地產市場就一直是拖累中國經濟的一大原因,2年過去,中國整體房市的壓力不僅沒獲得舒緩,更糟的是,現在甚至連何時可以觸底都還未知。
今年7月底,中國官方在宣布促進消費20條措施時,不再提及「房住不炒」字眼,一度讓外界解讀為減緩對房地產市場的控管,但這並無法阻止房地產市場惡化的情況。因為,緊接著在8月,中國地產開發商巨頭之一的碧桂園就因未能如期支付債息,爆發債務危機,違約倒債就在眼前,顯見中國房地產市場危機仍嚴峻。
瑞銀首席經濟學家汪濤最新報告分析,房地產的疲軟不僅壓抑工業需求與投資,更會抑制勞動市場及民眾收入的復甦,進而拖累消費成長。且由於房地產占中國居民家庭財富比率達到60%以上,房地產疲軟造成的負面財富效果,也會讓中國民眾縮手不消費(詳見圖5),影響恐會延續到明年。
中國經濟現在彷彿進入惡性循環,要如何恢復消費信心,外界期待的仍是中國官方的出手,且需要的是大規模且有力的刺激經濟,但專家們也都坦言,這件事只能期待,但非常難以判斷。
林樺堂分析,其實今年以來中國官方林林總總的刺激政策不斷,但問題在於這些政策都是比較瑣碎、規模偏小的,且更關鍵的是這些政策「只聞樓梯響,並沒有見到錢真的花下來,」沒有大幅加碼財政支出,也沒有給予地方政府資金支持,也因此,市場就算本有期待,後續也會發現這些政策的效用沒有預期的這麼高,「這也是為什麼今年中國股市難以持續上漲的原因。」林樺堂觀察。
汪濤認為,雖然經濟成長仍是中國政府的首要任務,但可能已經不是唯一或最優先目標。林樺堂則認為,中國政府要大規模刺激不是做不到,特別是現在處於通縮環境下,但政策的設定攸關政治決定,並不容易判斷,而現在中國官方看來仍希望降低經濟對於房地產過於依賴的格局,也因此,要在現在就大動作救市或大規模寬鬆,恐怕並不容易。
汪濤則擔心,當官方權衡政策時間拉長,則可能會有政策推出時間點過晚,或是效果不佳的風險。
錢進陸股謹記2原則
務必做好資金控管
在這樣的狀況下,陸股還能投資嗎?套牢的投資人又該怎麼辦?專家認為,當中仍有機會,但是在大環境不理想的狀況下,必須把握以下2原則:
原則1》選股不選市,從3題材切入
在整體大環境疲弱,未有強力政策之下,專家都同意恐怕難以見到市場齊漲。但這不代表陸股沒有投資機會,林樺堂就提出3大有潛力的投資方向:
①具有外銷能力的工業類股:
這類工業股在中國內需市場不夠強勢時,其造價較低的工業產品仍對新興市場相當具有吸引力,包括生產巴士、堆高機、柴油起動機等具有利基優勢的公司,在今年的陸股都有逆勢上漲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