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壽險業2016年的新契約保險費收入,還高達約1兆2,000億元,到了2022年卻剩下不到一半,僅5,540億元左右。在大環境因素與實施新會計制度的影響下,壽險保費未來恐不易再看到兆元的年收入了。
過去壽險業為增加收益,大量設計與存款相似的保險商品,因此創造了保費高度成長時代。但近年因多重因素影響,導致這類保費大幅滑落。例如先前在低利率時代,保險公司可透過利變型、萬能型保險的設計,用高於定存的宣告利率,便能輕鬆吸引定存戶。如今美國利率升高,市場上的美元存款或高利債券,獲得比壽險更高的報酬。但壽險有法規考量無法提高宣告利率,新保單吸引力下降,更有許多壽險老客戶解約,保險業資金不斷流出,是前所未見的情況。
再來是2026年壽險業將採用新的會計制度IFRS 17。未來的損益表已經沒有「保險費收入」科目。因為壽險商品如果跟定存性質太接近,一旦通不過保障門檻的檢驗,這類的保單收到的保費都不會被認列為保險收入,這可能會降低保險公司銷售這類產品的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