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全球半導體市場的競爭激烈,各國政府紛紛加大投資半導體,支持自主晶片發展已是不可逆的趨勢,尤其是人工智慧(AI)的蓬勃發展和應用,資料中心規模逐年增大,帶動GPU(圖形處理器)與ASIC(客製化晶片)需求暢旺。因為生成式AI(AIGC)需要運用到大量的運算能力,GPU可以達到,故輝達(NVIDIA)為全球GPU龍頭,超微(AMD)雖然也推出超級晶片,但已難以撼動目前輝達在全球AI晶片市場市占超過9成的獨霸地位。也因市場需求暢旺,造成輝達GPU大缺貨,於是更加促進國際大廠自己研發晶片(ASIC)。
半導體產業成長動能
將由AI主導
ASIC一來可以降低對於輝達的依賴性並防止缺料,以及提高能源效率、減少晶片耗能,進而降低使用空間和散熱成本,降低晶片部署後的3年~5年伺服器運行成本、也能降低採購成本,並隨著雲端服務競爭激烈,ASIC可提供更多差異化的雲端運算服務產品。
根據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通稱大摩)證券指出,半導體產業成長動能將由AI主導,預估AI運算半導體市場規模從目前約430億美元,到2027年將上看1,250億美元。並預估ASIC 2023年至2027年複合成長率(CAGR)高達85%,主要受惠於雲端大廠、電動車大廠紛紛使用ASIC。
例如國際雲端大廠微軟(Microsoft)、亞馬遜(Amazon)、Google、Meta等,就透過ASIC研發專屬於自己雲端伺服器的晶片。微軟傳出與超微合作開發出代號為「Athena」最新AI晶片,企圖取代輝達AI繪圖處理器的產品;亞馬遜推出4款自研晶片「從Graviton到Trainium、Inferentia再到Nitro」都強調提高效能;Google自行研發的AI人工智慧晶片「TPU」已經發展到第5代名為「TPU v5」,上一代TPU v4就宣稱比輝達A100速度更快、效能更強;Meta則是推出客製化的設計晶片「MTIA」。不僅如此,連特斯拉(Tesla)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基於無法取得足夠的輝達GPU晶片供應,也計畫投資超過10億美元打造AI超級電腦「Doj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