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專欄中,筆者曾提到退休規畫必做的3件事,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做好資產配置,穩健獲利。關於這部分,過去通常是採取固定比例的策略,也就是投資前會依據個人財務目標、風險承受度等條件,設定各類資產的配置比重,之後就按照固定比重投資,並且定期再平衡。
經濟大環境改變
股六債四組合面臨挑戰
比如股六債四組合就是很經典的做法,投資人只要將6成資金配置標普500指數、4成資金配置美國10年期公債,過去20年的平均年化報酬率約為6%,在股災發生時,債券又能發揮穩定避險的作用,因此受很多退休族或保守投資人的青睞。
但若深入去了解背後原因,就可以發現這樣的資產配置比例有其歷史環境的因素。因為從1980年代開始,我們就處於長期降息的大環境,這段期間因利率長期下降,推動債券價格穩定上漲,形成債券的大多頭。再加上每逢股災,聯準會就不時降息救市,這是債券能在過去這段期間有效對沖系統性風險的主因。
只是這種做法,實也隱含著更高的利率風險,所以一旦金融市場環境改變,利率趨勢反轉,就很難發揮避險的效果。2022年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聯準會因為通膨高漲,被迫在短時間內連續升息。在利率急速拉升下,造成股債同時大跌,原本過去被當作避險資產的債券,也都出現逾15%的跌幅,長天期公債的最大跌幅甚至超過3成,即使是股六債四保守組合,最大跌幅也近21%之多(詳見圖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