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3》購併潮方興未艾
「2024可能是購併活動更加活躍的一年,」卡曼達林斷言,首先是因為大環境有利。從資產負債表看,許多巨型公司擁有充沛的現金,而且高漲的股價也是相當有利的購併因子,足以作為購併籌碼。另外一個角度觀察則是因為,許多中小型AI企業發展出了能夠滿足特定需求AI技術,具有明顯競爭優勢,將會吸引更多大型企業提出購併,進行垂直領域的整合。
實際上,在2023年已經有不少購併活動引人注目,例如法盛AI及機器人基金的最大持股Splunk就是一個例子。Splunk是網路資安公司,發展出成熟的AI技術來因應網路資安風險,在2023年9月IT巨頭思科(Cisco)就宣布以280億美元購併Splunk,比收購前一日Splunk收盤價溢價超出30%,也成為貢獻法盛AI及機器人基金去年績效的一大來源(詳見圖2)。
雖然看好AI趨勢下中小型科技股的表現,但是卡曼達林也強調,經過2023年的AI狂潮之後,在2024年選股上更要重視AI相關公司的「變現力」。
具變現力的AI技術
才能轉換為企業獲利
卡曼達林認為,進入2024年,企業對AI技術的使用將會加速,採用曲線勢必會愈來愈陡峭。但並不是所有的AI技術或是服務都能讓企業願意立刻付高價買單,AI技術或服務必須要是企業發展不可或缺,或真正提高生產力的,才能讓企業願意付出溢價,也才能轉換成AI相關公司的獲利與成長。
卡曼達林觀察,現在在AI領域的競爭上,「變現力」的差異巨大。有些公司已經可以見到變現力反映在財報數據上,具有明顯的營收獲利成長,例如企業管理服務公司ServiceNow,自從將AI技術融入它們所提供的服務之後,合約總額相較先前就可以成長超過30%,AI的加值效果明顯。
又例如,電子設計自動化(EDA)企業也是卡曼達林非常看好的AI概念股。這類企業利用電腦軟體技術協助將複雜的半導體晶片設計過程自動化,大幅縮減設計時間。而在大量導入AI技術之後,這些EDA企業的合約漲價幅度甚至可以超過50%。這類具備超強變現力的AI企業,才是卡曼達林配置的首選。
整體來說,卡曼達林認為,就全球來看,AI的滲透率仍極低,無論是在什麼領域發展都處於非常早期階段,未來10年相關商機與成長機會將非常驚人。但卡曼達林也提醒投資人一定要注意是否買貴了,畢竟就算掌握了一個絕佳的投資趨勢主題或企業,若是股價太貴,則就投資的角度來說,最後可能還是會虧損而歸,要充分了解企業成長力、注意估值,不要被狂潮沖昏了頭。
小檔案_卡曼達林(Karen Kharmandarian)
學歷:法國索邦大學經濟學學士、銀行與金融碩士
經歷:瑞士百達機器人科技基金經理人、法國興業銀行分析師
現職:法盛AI及機器人基金經理人、Thematics資產管理公司創辦合夥人兼投資長
延伸閱讀
▶AI對於ESG帶來的影響
▶AI助攻 台股基金贏家超越市場20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