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度堪稱地表最大的民主盛事——印度國會大選,已經於4月19日展開,至6月1日結束,預計6月4日公布選舉結果。
許多人也許會納悶:「就算投票的人多,為何投票要長達44天,難道不能同一天投票嗎?時間拖這麼久,難道不會有問題嗎?」
印度大選會耗時甚久,並非因為投票人數多或選制落後。印度早已採用電子投票,不但設置的電子投票機多達550萬台,且針對各政黨設計特定圖像,好讓多達1/4的文盲選民順利投票。所以問題是出在選務人力不足,只好採分區輪流投票使然。
此次印度國會大選,是下議院改選,總計要選出543名議員,並且產生新總理。很多媒體預測現任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Damodardas Modi)連任機率高,雖然莫迪本身其實並沒有參選,但是他所屬的印度人民黨(Bharatiya Janata Party,簡稱BJP)可望贏得多數席次,而身為黨主席的他就可以續任總理。
之所以花了較多的篇幅說明印度選舉,自然是因為其中充滿種種商機與投資機會。根據筆者的歸納分析,共有以下4大利多:
利多1》選舉行情
漲幅往往可達雙位數
就印度媒體研究中心的保守估算,這次大選花費可能高達70億美元,比美國大選還多。印度新德里非營利組織傳媒研究中心(CMS)更預估,因賄選仍盛行,此次大選可能實際將耗資5兆印度盧比(近600億美元)!
身為台灣的投資人,雖然很難賺到印度的選舉財,不過卻可以留意歷來很有賺頭的印股選舉行情,因為從以下4家投資機構的統計,可知印度是民主國家中選舉行情最明顯的股市之一:
1.MSCI統計印股在2009年、2014年及2019年的3次國會大選年期間,從選前1個月到選後3個月的平均漲幅高達2位數。
2.中租投顧統計則拉長到過去5次印度國會大選年,印股在選後3個月、6個月及1年,平均漲幅分別為14.93%、23.2%、27.4%。
3.彭博(Bloomberg)則統計外資動向,在此次大選之前的2023年,外資買超印股高達214億美元,為新興亞洲之最。今年第1季又已買超約13億5,000萬美元。
4.高盛證券統計發現,歷次印度國會大選結束後,外資都有加速資金回流印度市場的趨勢,而今年自2月起已有近百億美元資金流入印股。
事實上,印股的孟買指數(BSE)已經連續上漲8年。尤其2022年當全球股市大跌近20%,印度股市依然逆勢上漲4%多,顯見投資人對印度充滿信心。
即便近年印度股市創歷史新高次數已多不可數,其本益比(PE)約在23倍左右,雖與美國標普500(S&P 500)指數差不多,但從印度的2大高成長數據來看,其實印股PE不算高,一是經濟成長率在去年創下7.5%、今年預估仍達7%(詳見表1),二是印度工業信貸投資銀行(ICICI)估計,Nifty 50指數(編按:印度第2大交易所——印度國家證券交易所最主要指數)成分股今年平均獲利可望成長16.3%。
利多2》匯率穩定
不怕賺了股價賠了匯差
投資人對新興市場多有「賺了股價卻賠了匯差」的擔心,但印度在政治與經濟大轉骨後,匯率也很穩定,近年來印度盧比表現與新台幣相近,2022年印度盧比與新台幣兌美元分別貶值11.08%、10.9%,2023年則分別貶值0.57%與0.09%;而今年以來印度盧比表現則優於新台幣,截至4月12日止,新台幣兌美元貶值5.07%,印度盧比卻只小貶0.36%。
印度盧比會如此穩定,關鍵在於近年外資不但大幅買超印股,過去5年印度FDI(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年均高達700億美元,未來5年可望上攻年均1,000億美元。此外印度於3月28日開始實施T+0結算制度(代表可當日入帳或變現),將有助外資增加投資機會與資金流動性。而印度與歐洲自由貿易協會(EFTA)也已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ree Trade Agreement,FTA),也將助於吸引來自歐洲的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