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人開講

存股變飆股,到底要不要賣?達人用3準則判斷交易時機,大幅提升投資報酬率

撰文者:吳孟昇 更新時間:2024-05-22 瀏覽數:5,370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
摘要
{DS}

「存股變飆股,到底要不要賣?」這個問題是許多存股族常常面臨到的問題,至於該不該賣?雖然沒有標準答案,畢竟每個人投資的目的都不同;但投資人最怕的,就是從谷底抱到山頂,最後又回到谷底,本來可以大賺的機會就這麼消失了。

為了避免這樣的情況發生,當我自己面臨存股變飆股的情況時,我會用3個方法來評估要繼續保留還是賣出:


準則1》個股是否為景氣循環股?

例如前幾年的航海王,長榮(2603)、萬海(2615)、陽明(2609)等航運股股價飆漲,導致殖利率高到40%左右,但價差可能比當初買進時多了10倍有餘。

由於是因為疫情加上塞港,導致航運股迎來百年難得一見的飆漲,可想而知的是,只要疫情跟塞港問題解決,整體市況就會再回復到過往水準,像這樣後續行情將反轉的情況,我就會選擇分批逢高賣出。

如果不是景氣循環股,企業正走在一個向上發展的循環,例如AI相關概念股,只要公司營運沒有出現太大問題,股價就有可能持續上漲,這時候也考驗投資人的功力,抱不抱得住才是關鍵。

準則2》公司未來的展望是否改變?

當初選擇某檔股票來存股,表示這家公司過去的配息穩定,當它成為飆股時,由於股價大幅拉升會造成殖利率降低,所以存股族才會產生是否要獲利了結的想法。

此時,如果企業的未來展望不變,營收仍然是持續成長且維持原有毛利率水準,甚至毛利率持續上升,在這樣的情況下,我會選擇續抱——因為獲利結構的改變,後續可能會出現大行情,絕對不能輕易賣出持股,例如2023年的AI股緯創(3231)、廣達(2382)、技嘉(2376)等。

但若是另外一種情況,營收上升但毛利率持續下降,很可能是遇到同業的殺價競爭,致使獲利結構有所改變;又或是新產品將取代舊產品,長期展望已經發生變化,例如過去台灣的光碟產業,因為USB、網路串流的出現而改變整個生態,榮景再也回不去時,這時我就會選擇獲利了結,將資金轉換到其他產業。

準則3》是否有更好的投資標的?

沒有永遠上漲的個股,所以當存股變成飆股時,通常已經漲了好一大段,投資人可以明顯感受到波動加劇,甚至處在盤整階段,股價幾乎沒什麼動。

此時,若有被低估或是潛在報酬率更高的股票,我就會選擇將當下手上部位報酬率最差的那一檔股票賣掉,並轉換至我認為更好的投資標的——持續的汰弱留強,也是一種提升投資組合整體報酬率的方法之一。

以上3個判斷準則,是我目前遇到股價飆漲時會使用的方法,若你有不錯的判斷準則,也歡迎和我分享。

本文獲「獵犬的投資優化筆記」授權轉載,原文:存股變飆股時,3個判斷準則告訴你到底要不要賣?

延伸閱讀
想投資成長股,該怎麼選?何時買?成長股之父普萊斯教你這樣判斷
明明在眼前卻錯過,漲幅20倍賺不到!分享扼腕經驗,達人1招幫新手挖好股
為什麼散戶多數都以虧損收場?投資達人:不把錢當錢,賠掉剛好而已

獵犬的投資優化筆記版主,專長為股票投資+保險+創造額度,並運用PDCA持續優化投資理財策略。目前擔任保險公司業務經理,熱愛投資與寫作,目標在50歲達成財富自由,持續分享學習過程,希望能幫著更多人成長!


  • «
  • 1
  • »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