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修充電

央行利率連5升》楊金龍「適度緊縮」決策出乎意料!升息半碼9疑問一次解答

撰文者:中央社 更新時間:2023-03-24 瀏覽數:2,435

關鍵字:

通膨 央行 升息 利率 中央銀行 中央社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

美國貨幣政策風向逐漸改變,台灣選擇大膽做出升息半碼決策,利率連5升,出乎市場意料,不過央行總裁楊金龍定調「適度緊縮」,是憂心外食費易漲難跌、電價調漲帶來的通膨預期,究竟台灣通膨情勢如何、央行升息到頂了嗎?9大關鍵問答一次看懂。

全球景氣放緩、需求驟降,連帶衝擊台灣經濟表現,經濟成長面臨「保2」保衛戰。


中央銀行今天公布經濟預測,下修2023年經濟成長率預測值為2.21%,雖然低於去年的2.45%,但順利「保2」;不過上修今年消費者物價上漲率(CPI)及核心CPI預測值,同為2.09%,續高於2%的通膨警戒線。

考量國內物價漲幅持續居高,恐形成較高的通膨預期,為了抑制國內通膨預期心理,全體央行理事一致同意升息半碼(0.125個百分點)。

問:央行這次出乎市場預期升息半碼,重貼現率將升至1.875%,創近8年新高紀錄,主要考量為何?

答:這次貨幣政策調升半碼有3大原因,首先,最主要是要抑制通膨預期心理,去年CPI為2.95%,今年預測全年CPI為2.09%,有往下走,但若預期心理根深蒂固,對通膨跟未來經濟發展都不好。

其次,國際經濟前景面臨諸多不確定性,不過今年下半年國內經濟有望回溫,預測台灣今年經濟成長率為2.21%,仍屬溫和成長。

如果拉長時間,從2020年來算,台灣這幾年累積的經濟成長率還是高的。

第三,近期歐美銀行體系出現不安的疑慮,影響全球金融市場,但台灣銀行體系穩健、流動性充足,不致於影響金融穩定。

問:央行下修今年經濟成長率預測值到2.21%的原因?和其他機構相比似乎相對樂觀?

答:今年上半年出口與投資疲弱,拖累經濟成長的腳步,不過下半年起,隨著全球產業供應鏈庫存去化,出口動能將慢慢回升,加上民間消費穩健成長,政府推動的疫後經濟韌性及全民共享經濟成果措施,有助支撐內需,經濟可望回溫。

問:央行升息關鍵是打擊通膨預期,最近電價、蛋價都是熱門話題,哪個對CPI影響比較大?

答:電價上漲的影響遠比蛋價還大,因為雞蛋占整體CPI權數不高、在家庭消費支出比重也不大,蛋價上漲外溢效果不會很大,電價就不一樣了。

如果電價上漲完全反映,將波及小吃店、餐飲等,對民生影響較大,經濟部考量到這點,電價調漲對象主要落在工業用電及大戶;政府顧慮到漲電價的波及效果很大,確實很審慎調整。

問:央行很重視通膨預期,後續通膨需要關注哪些指標?

答:隨著國際原物料價格回軟,近期國內輸入性通膨壓力已經減緩,但短期仍須關注疫後娛樂消費需求復甦、服務類價格具有易漲難跌的僵固性、國內電價調漲的外溢效果,以及禽流感推升食物類價格等4大因素。

問:央行目前貨幣政策基調?這次升息超乎市場預期,是不是「放鷹」?

答:目前為止,我們是「適度的緊縮」,而且相較美國先前急速且大幅度升息,台灣這次升息半碼的做法,不只溫和、還是漸進式,對整體金融機構衝擊較小,「即使沒有完全符合市場預期,也不能解讀我們放鷹」。

問:美國聯準會主席鮑爾往後退一步、只升1碼,台灣央行出乎意料升息半碼、往前進了一步,怎麼看您(楊金龍)與鮑爾的差異?

答:美國與台灣同樣都是升息,聯準會會後聲明有些措辭調整,台灣也是,都釋出政策視狀況調整的訊號,「(我跟鮑爾)好像也是有異曲同工之妙」,態度上應該可以解讀為偏鴿,但央行貨幣政策動向還是看數據說話(data dependent)。

問:這會是台灣今年最後一次升息嗎?

答:市場不確定性很大,央行後續貨幣政策將關注3件事,1是去年以來,國內緊縮貨幣政策的累積效果,2是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動向的外溢效應,3是密切關注最近美歐部分銀行危機事件的可能衝擊。

其中,貨幣政策累積效果非常關鍵,一來這需要時間發酵、不會馬上顯現,二來,台灣要考量的不只有自身貨幣政策效果,還要加上歐美國家緊縮政策的外溢效果,而且歐美金融動盪也將外溢至台灣,這些都是央行下一次理監事會決策必須考量的因素。

央行將評估這些因素對國內經濟金融的影響,適時調整央行貨幣政策,以達成維持物價穩定與金融穩定。

問:央行去年曾經2次調升存準率,這次沒有調整存款準備率(存準率),未來如果覺得資金流動性有疑慮時,有可能調降存準率嗎?

答:央行目前貨幣政策基調為適度緊縮,這段期間也是漸進式、溫和的調整貨幣政策,如果還調降存準率,跟目前基調有點衝突,就算要調降存準率,可能也要一段時間以後。

外界曾經質疑央行選擇調存準率是「慷銀行之慨」,其實有所誤解,央行貨幣政策工具功能不同,以公開市場操作、吸收存單,主動權在銀行;如果是調整存準率,主動權在央行,兩者相比之下,存準率的緊縮效果比較強。

問:央行2020年12月以來,4度調整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近幾次均未再調整,後續對房市態度為何?

答:央行祭出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主要是聚焦金融穩定,檢視是否太多資源集中在房地產,導致房市過熱等情況。

今年以來,全體銀行建築貸款與購置住宅貸款成長持續走緩,不動產貸款占總放款比率大致持穩;而央行去年3月以來持續緊縮貨幣政策,有助於強化管制措施成效,其他部會像是財政部、內政部的措施也都可以協助穩定房市。

儘管房市景氣持續降溫,央行目前並沒有考慮停止管制措施,未來也將持續管制措施的執行成效,適時調整相關措施內容。

希望透過更好的報導與文章品質,讓台灣社會向上提昇。

  • «
  • 1
  • »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