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人開講
你真的會「花錢」嗎?《金錢心理學》教會我的事:這5大用錢錯誤,是你荷包失血的元兇
撰文者:閱讀前哨站/Waki瓦基 更新時間:2022-10-03
瀏覽數:12,240
錯誤4》沉沒成本
曾經有學者做過一個「沉沒成本」的實驗,你也可以想想看,如果是你會怎麼選擇。
他們讓實驗參與者假設自己花了3萬元報名了一趟滑雪之旅。可是過幾天之後,又看到另一個1萬5,000元的滑雪之旅,它的風景區讓他們更喜歡,當地的食物也更吸引人,他們也肯定這個滑雪旅行的體驗會更美好,於是他們就訂下去了。後來,他們才驚覺2個滑雪之旅的日期重疊了,而且都不能退費,這時候會選擇去哪一個?
實驗的結果是,超過一半的實驗者參與者都選擇了去3萬元的滑雪之旅。但你仔細想想,這個選擇其實不太合理,原因有2個,第1個原因是因為相較之下,第1個滑雪之旅比較不好玩;第2個原因是因為不管選哪一個,都已經花了4萬5,000元。但已經花掉的錢就是沉沒成本(拿不回來了),那為什麼不選比較好玩的那一個呢?
為了避免「沉沒成本」的問題,如果那筆消費或成本,是付出去之後就無法回收的話,我們要想著的就是「花掉的錢就是花掉了」。我認為,與其為「過去」感到可惜,不如為自己「當下」的時間和「未來」的體驗做出更好的選擇。
錯誤5》費力程度
你曾經被鎖在家門外嗎?想像一下這個情形,今天你很迷糊忘了帶鑰匙出門,你只好請鎖匠來幫你開鎖。因為你家的鎖太複雜了,鎖匠花了30分鐘才幫你成功解鎖,最後跟你收費1,000元。過了幾天,你又忘了帶鑰匙出門,這次找來的是另外一位鎖匠,結果他不費吹灰之力,才1鐘不到就幫你開好鎖了,然後跟你一樣收1,000元。你會不會覺得,這個鎖匠只花了這麼少時間,為什麼跟上次收一樣貴?
心理學家稱這種狀況是人們傾向用「費力程度」來付費,因為感覺他們更辛苦、更賣力,自己的錢也付得更划算。但是我們往往沒想到的是,他幫我們省下來的時間,也是寶貴的機會成本。我聯想到現在很流行的「線上課程」,有些學生會用「課程時數」來衡量價格。我倒覺得,如果同一門學問,一個老師能在2小時把你教會,另外一位老師卻要花20小時才達成一樣成效,那麼前者的價值其實遠比後者來得高。
避免用表面的「費力程度」來判斷一個產品的價格,因為提供產品或服務的人(或公司),他們的「經驗」是無形的,我們反而要以「成效」來衡量。他們幫你省下的「時間」才是最有價值的。
後記:金錢的目的
我覺得《金錢心理學》作者雖然引用了很多科學實驗的參考資料,但整體的文字用語顯得非常親民,是一本生動又有趣的金錢故事集。我還蠻享受這種讀起來輕鬆寫意、帶給頭腦思想上的刺激、又具有學術基礎的書。我會推薦這本書給任何想要更聰明用錢的讀者。
我很喜歡作者們說的這句話:「金錢不是生活中的最終目的,只是達成各種目標跟目的的一項工具。相較於快樂、幸福與人生目的,金錢更有形,所以我們做決策時,往往聚焦於金錢,而不是聚焦在最終更有意義的目的。」
這一段話提醒了我們不要捨本逐末,金錢雖然是必要的工具,但是我們更應該善用它來達成那些無形的意義。
把錢花在可以提升我們體驗的事物,可以帶來快樂。把錢花在可以讓我們擁有更多自由時間的事物,可以帶來幸福。把錢花在可以驅動你前進人生目的的事物,可以帶來意義。希望我們都能學會聰明用錢,讓生活變得更美好一些。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閱讀前哨站
臉書粉絲專頁,請按此
延伸閱讀
▶想達到財務自由,只要賺夠錢就好了嗎?《賺錢,更賺自由的FIRE理財族》教我的事:財務自由需具備這5種勇氣
▶對小錢斤斤計較、花大錢卻沒感覺?避開5個常見的金錢謬誤、學會聰明消費
▶風靡20年的《富爸爸,窮爸爸》究竟是理財雞湯還是毒藥?那些作者沒告訴你的5件事...
▶年輕人普遍低薪,財務自由遙不可及?不想陷入窮忙困境,先觀察與富人的9點差異
▶大變局年,6大投資重點一次看
書評部落格《閱讀前哨站》和 Podcast 說書頻道《下一本讀什麼?》創辦人、《化輸入為輸出》線上課程講師,是一位嗜書成癡的愛書人,時常分享讀書心得和書評賞析,喜歡將書中所學加以活用,實踐在職場與生活當中。
《閱讀前哨站》部落格:請點此
《下一本讀什麼》Podcast:請點此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