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人開講

輝達晶片「不僅貴,而且還供不應求」!為什麼AI開發成本直逼天價?

撰文者:經濟日報/編譯季晶晶 更新時間:2024-05-10 瀏覽數:1,609

關鍵字:

Google AI 經濟日報 OpenAI ChatGPT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
摘要
{DS}

AI熱已持續將近18個月,一些最大型的科技公司證明,AI能驅動營收。但這也是個大錢坑。

微軟和Alphabet旗下Google的上季財報均顯示,企業客戶增加AI相關服務的支出,帶動其雲端運算的營收激增。Meta Platforms的技術貨幣化雖然落後其他公司,但也說AI有助提高用戶參與度和廣告定位。


3家公司斥資數百億美元開發AI以取得這些早期成果,他們還沒打算縮手。微軟25日表示,上季資本支出年增79%至140億美元,預計將因投資AI基設而「大幅增加」。

Alphabet本季支出年增91%至120億美元,預期下半年將「達到或超過」該水準。Meta想積極投資AI研究和產品開發,預計今年資本支出高達350億美元至400億美元。這可嚇壞了投資人。

AI成本高昂的原因有2:AI模型愈來愈大,開發成本也就愈來愈高;而且,全球對AI服務的需求有賴新建更多資料中心來支持。

大型語言模型變更大

目前知名的AI產品都由大型語言模型驅動,其中包括OpenAI的ChatGPT。多家領先群倫的AI公司押注,要通往更複雜的AI,或能力超越人類的AI,這些大型語言模型必須變得更大,那需要取得更多數據、有更強的運算能力,並讓系統接受更長時間的訓練。

OpenAI競爭對手Anthropic執行長Dario Amodei在4月初受訪表示,市場上AI模型的訓練成本約1億美元,而「正在受訓的模型,以及今年稍晚或明年初推出的模型,成本接近10億美元」他還說,2025和2026年時「成本會接近50億美元或100億美元」

運算成本

成本大都與晶片有關。訓練大型語言模型,必須依賴能高速處理大量數據的GPU,這些晶片的供應主要來自輝達(NVIDIA),不僅貴,而且還供不應求。

NVIDIA的H100是訓練AI模型的黃金標準,售價約3萬美元,有些經銷商還賣數倍高的價錢。Meta執行長祖克柏曾說,今年底前要買進35萬顆H100,即使打了折扣,總額可能也上百億美元。

只租不買也成,但也不便宜。亞馬遜雲端運算部門將英特爾GPU叢集出租給客戶,每小時要價約6美元,出租NVIDIA的H100叢集,每小時將近100美元。

NVIDIA上月發布一款名為Blackwell的新型處理器,處理大型語言模型的速度快上數倍,定價在3萬到4萬美元間。訓練有1.8兆個參數的AI模型,差不多是GPT-4的規模,大約要8,000個Hopper的GPU,執行同樣任務只需2,000顆Blackwell。但速度改進可能被業界推動建立更大AI模型所抵消。

資料中心

買了晶片之後需有地方安置。Meta與亞馬遜、微軟和谷歌等最大型雲端運算公司,以及其他算力出租服務提供商正競相建置新的伺服器農場。這些建築往往必須客製,以容納一排排硬碟機架、處理器、冷卻系統、體積龐大的電氣設備和備用發電機。

根據研究機構Dell'Oro Group,今年各家公司建置資料中心的支出,將從2020年的1,930億美元狂飆到2,940億美元。很大程度與數位媒體服務有關,但有愈來愈多的支出被指定用於價格昂貴的NVIDIA晶片,以及其他支撐AI榮景的專用硬體。

授權交易和人才

晶片和資料中心之外,一些AI公司還必須花上數百萬美元,從出版商那裡取得內容授權。

OpenAI已與多家歐洲出版商達成交易,將他們的新聞內容納入ChatGPT。這些交易的財務條款未披露,但彭博資訊曾報導,OpenAI同意向Politico和Business Insider的德國出版商Axel Springer支付數千萬歐元,以合法取用其內容。這家新創公司還與時代周刊、美國有線電視新聞頻道和福斯新聞網,進行內容授權談判。

除OpenAI外,大型科技公司也想方設法取得語言數據,以打造引人注目的AI工具。路透報導,谷歌與Reddit達成價值6,000萬美元的授權協議。另據紐約時報,Meta也在討論收購圖書出版商Simon & Schuster。

科技公司同時瘋狂搶奪AI人才。去年,Netflix一度刊廣告招AI產品經理,年薪是叫人咋舌的90萬美元。

較便宜替代方案

微軟最近推出了3種輕量級AI模型。僅管大型語言模型 「仍將是解決多種複雜任務的黃金標準,但對於某些客戶和用例而言,較小的AI模型可能就夠了」。

其他公司,像是兩名前Google員工創辦的Sakana AI,也專注於小模型。

Forrester Research的AI分析師Rowan Curran說:「你並不需要一直開跑車。有時只需要一輛小貨車或皮卡」。

但目前而言,AI領域的傳統觀點是愈大愈好。這將付出高昂代價。

本文獲「經濟日報」授權轉載
臉書粉絲專頁,請按此

延伸閱讀
520行情有影? 法人點名這幾類股是關鍵
整理包/日圓貶破34年新低 貨幣弱勢下給日本帶來哪些影響?
整理包/繳稅季到!哪家銀行信用卡最好康?各家回饋、哩程、12期0利率一次看
想買AI股參與成長,現在是追高嗎?艾蜜莉:投資很難一直賺,怕風險建議ETF

經濟日報每日透過專業記者群,將國內、全球、兩岸、財經、產業、觀點、股市、企管經營等資訊與分析,匯整成即時、精確與最精闢的內容,為財經業界每日必讀的數位全媒體。


  • «
  • 1
  • »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