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小工具

拿老本助度難關,近7成有去無回

親友來借錢,該怎麼拒絕?

撰文者:方德琳 更新時間:2009-05-27 瀏覽數:9,909



迷思2:親友周轉是一時需用,先借他無所謂。
正解:親友借貸呆帳率高,必須做好風險控管!


常協助保戶處理借錢問題的保德信壽險顧問陳玉婷建議,面對親友借錢,一定要先做風險控管。因為通常「愈親的人,會讓你損失愈大!」所以絕不能把家庭短期內要使用的錢,或是為支應未來生活必要支出的存款,拿出去借人。

元大銀行理財中心經理施能哲提醒,最忌諱的情形就是為了調錢給親友導致自己背債、或是拿要付房屋貸款的錢借親友。因為大部分人都以為只是幫對方過一時難關,到頭來卻發現對方的難關是一關接一關,結果不僅自己負債,還連累其他家人,甚至搞到家庭失和。

迷思3:如果不借,對方會認為我小氣。
正解:不要從自己的角度思考,先衡量對方真實的需求為何?


擅長家庭溝通的友緣基金會執行長廖清碧分析,大部分台灣人借錢給別人的心態有3種:

1.「怕麻煩」:如果不借他,他會一直來煩我;
2.「愛面子」:如果不借,人家會認為我無情、小氣,未來見面尷尬;
3.「取悅子女」:希望子女會因此對自己好一點。

分析以上3種動機,都是從自己角度思考是否要借錢給親友,並沒有真實思考對方到底需要什麼幫助?廖清碧舉例,如果對方是一個賭徒,就算接二連三地調錢給他,這樣真的就是在幫他嗎?

因此廖清碧建議,先搞清楚自己借錢給別人的動機,才知道下一步該如何幫助對方。而且如果希望對方因為得到幫助而改變對金錢的態度,那麼跟對方商議還款計畫或附帶某些借錢條件就屬必要,也不會不好意思開口。

迷思4:寫借據也沒用,會還的人就會還。
正解:寫借據可以讓對方清楚知道什麼時候該還錢!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