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產小常識
扛債70萬的小業務
買對資產 甩債變有錢
撰文者:郭莉芳
更新時間:2011-03-25
瀏覽數:30,988
操作教戰
1.正確置產》與其繳房租,不如付房貸
年輕時犯的兩個錯誤,讓屈立楷在35歲前,只能不停地還債,完全無法存錢,更遑論投資,直到2005年接觸CFP制度。這套理論訴求透過專業的需求分析,釐清客戶的理財需求,依照每個人或家庭的財務能力與理財屬性,找到一套適合他們的理財工具,透過資產配置,穩健地達成中長期的理財目標。
屈立楷覺得如果他能提早認識這套理論,就不會走了這麼多理財冤枉路,他花了1年半的時間上課,並取得CFP資格後,開始積極到各金融業去了解不同領域的業態,後來更加入財務顧問公司,往返台灣與大陸兩地,專門提供理財研習課程,同時也擔任CFP相關課程的講師。
2005年,屈立楷與女友從中和搬到民生社區,房租支出從每月1萬1,000元提高到1萬8,500元,而且還是頂樓加蓋、室內不到20坪,居住環境不是很理想,讓兩人動了「置產」的念頭。
不過,買房子動輒好幾百萬的資金,未來的房貸更會成為家庭最大的一筆開銷,萬一現金流出了問題,無法繼續繳付房貸,房子不保,個人信用更會受到影響。屈立楷仔細盤算了一下,基於以下2個因素,決定告別長達11年的租屋生活。
因素1》收入漸穩,可負擔貸款
屈立楷與女友都不是台北人,在台北工作必須租屋。租房子租了11年,總共花了將近150萬元的租金,累積起來已是一筆頭期款。在手頭不寬裕的時候租屋,是符合當下經濟情況的理財行為,但是當收入增加後,就不見得是一筆划算的支出。
屈立楷的女友因順利轉職,年收入增加近1倍,加上屈立楷的收入也趨於穩定。與其每個月繼續「送錢」給房東,兩人想想,不如多增加點預算,跟銀行借錢買房子,更何況,利率這麼低。
當時兩人花了3個月看房子,找到一間民生社區的公寓,權狀30坪,總價910萬。他們向銀行全額貸款,包含700萬元房屋貸款與210萬元的信用貸款,每個月房貸月付金約5萬多元。
因素2》「對」的資產會長大
會搬到民生社區租房子,主要就是喜歡該區域的居住環境,在當地花3個月看房子後,更發現該社區的房價都很「硬」,很難殺,「這表示這個地區的房價很有支撐,不只保值,更有增值條件」,屈立楷將投資邏輯運用在買房子上,「要買,就要買會『長大』的資產。」
事後證明,屈立楷的判斷沒有錯。這間房子從2006年初購入迄今,市價已逼近1,500萬元,持有5年增值6成以上。
2.聰明理債》用年終獎金加速清償房貸
目前這間房子的房貸只剩下500多萬元,等於是5年還了近400萬元的房貸與信貸,還款速度比一般上班族更快,他們是怎麼做到的?祕訣就在「領到年終獎金就去還房貸」。屈立楷表示,他與女友的理財分工方式是:他負責所有家用開銷,不喜歡「債務」的女友就負責付房貸,她在領到年終獎金後,就會全數拿去提前清償本金。雖然現階段屈立楷仍在與房貸搏鬥,但是這間房子的市價,扣除負債,淨資產至少有900萬元,才不過7年前,他的淨資產還是一個大鴨蛋。
屈立楷強調,債務不可怕,關鍵在於債務的性質,他把房貸看成「好債」,跟過去車貸與信用卡債等「壞債」不同。
怎麼區分呢?因為挑對好房子,其增值的效益遠比房貸利息還要高出非常多。他也以自己的例子提醒年輕人:不要太早買車,除非車子是你的生財工具(如業務用車),因為車子的折舊率高,不是一種好資產,如果因此背上車貸,更會拖累財務,影響資產累積速度。
35歲前的人生,屈立楷為年輕犯下的錯誤持續與負債搏鬥;35歲後才開始理財,卻因為買到對的資產,資產累積速度呈現跳躍成長,他的故事值得年輕人借鏡。
這是保險公司精算部門在仔細估算過保收入、保單成本與外在投資環境後,所訂出來的利率;預定利率愈高,保費愈便宜,反之亦然。
出生:1968年
學歷:清華大學核子工程系
經歷:興農人壽展業課長、台北金融研究發展基金會教育推廣組組長
現職:精進財商顧問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