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人開講

企業提列資產減損有徵兆?

撰文者:財報狗團隊 更新時間:2013-12-01 瀏覽數:33,623

原來,宸鴻雖然賺錢,但近3年(2010年∼2012年)自由現金流卻都小於0(詳見圖2),代表賺來的現金全部拿去投資還不夠用,有過度投資的嫌疑。這些鉅額的設備和轉投資,在公司業績開始轉差時,就可能會認列資產減損。

▲F-TPK(3673)近3年賺錢,自由


3.商譽占公司總資產逾10%, 需要隨時警戒:商譽是最差的資產,只要商譽占公司總資產的10% 以上,投資人都需保持警戒。公司在採取併購時,若成交價格高於被購買公司的淨值,多出來的部分就必須認列為購買公司的「商譽」。也就是說,「商譽」其實不像其他有形無形的資產具備創造獲利的能力,反而像是一種包袱。

IC設計公司聯陽(3014), 2011年以前每季都賺錢, 但2011年第4季卻爆出無形資產的商譽減損達24億5,800萬元,造成EPS為-11.95元(詳見圖3), 成為2011年EPS最低的公司。

▲聯陽(3014)提列商譽減損,當季呈虧

其實當時只要看過聯陽的資產負債表,就可以發現一個大問題── 商譽竟然占總資產達38% !原來, 聯陽在金融海嘯前,曾以高價併購了一些IC設計小公司,但這些小公司近來獲利狀況也不佳,所以聯陽就必須提列商譽減損。

其實,聯陽商譽占總資產過大的問題一直存在,但為什麼是在2011年第4季提列減損?老實說,非內部人無法得知。所以,只要看到商譽占總資產比重過高的公司,都需要注意。

像是宏碁的商譽占總資產也高達11%, 遠高於競爭對手華碩(2357)的1%;我們在本文開頭也提到,宏碁於2013年第3季提列了近百億元商譽、商標等無形資產減損。

最後提醒大家,只要在觀察資產負債表時,發現某項資產占總資產比重過大,都需要深入研究。

例如鮑魚大廠歐聖於2011年提列20億元的資產損失,不但讓股價下跌,甚至慘遭下市命運。歐聖損失的是什麼資產?生物性資產,也就是鮑魚。鮑魚死了,股東的心也跟著死了。

(statementdog@bwnet.com.tw)

成立:二○一○年
特色:融合金融背景與財務工程,獨創實用的財報選股以及財報分析網路平台
著作:《財報狗教你挖好股穩賺二○%》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