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投資術

壽險業匯損逾2300億,買金融股最佳時機在今年第2~3季!

撰文者:陳君行 更新時間:2019-02-12 瀏覽數:5,045

關鍵字:

金融股 股票投資 壽險業




台灣長年處於利率偏低的環境,資金放置在銀行定存效率低落。然而當民眾想要將資金做更有效率的應用時,國內卻欠缺投資標的。股票市場來說,產業變動劇烈,缺乏穩定公司;債券市場規模小不易接觸;基金公司高額費用則是硬傷,這樣的環境促使資金大幅流入保險。根據2017年瑞士再保公司統計資料顯示,2017年台灣當年度壽險保費收入占GDP比重高達17.9%,居各國之首。

由於國內債市發展不佳,資金流入壽險業後,壽險業者也僅能將資金往海外布局,因此產生匯損。2018年股債市雙殺,除了各大業者在投資上認列損益、匯率大幅波動也造成避險成本高漲,2018全年台灣壽險業者承受了2,309億元的匯損。各大壽險業者12月的獲利也大幅衰退,創金融海嘯以來最慘紀錄,富邦虧損55.6億、國泰虧損45.4億、新光虧損30.5億、台壽虧損14.6億、中壽虧損4.9億、南山則獲利1.2億,大幅虧損也影響各壽險業者淨值。


淨值代表的是償還所有負債後股東應占的資產價值,若是大幅減損,也代表這些壽險業者對重大意外發生的應對能力將會減弱,若低於安全水位則會有被政府接管的風險。究竟台灣壽險業者的隱憂為何呢?本文將帶您一同來解析。

1.壽險業競爭激烈,公司資金成本高
過去市場一年定存利率曾經有8%、9%,壽險業者也賣出保證收益6%、7%的高利率保單,但近年台灣利率大幅下降,造成壽險業者負擔明顯加重。而近年雖然定存保單利率多半在2%~3%間,但各業者間大幅競爭,導致部分業者盡可能提高定存保單利率,使台灣壽險業者的資金成本明顯偏高。

2.去年底罕見股債市雙殺,壽險業者績效表現不佳
壽險業者主要獲利來源是利差,收取保費後將保費拿去轉投資,而投資所換取的報酬率,必需要能夠大於保費供給保戶的利率。不過去年年中後出現相當罕見的狀況,股市和債市呈現雙殺局面,使壽險業者財報上表現不佳,淨值也大幅縮水。

3.匯率大幅波動下的匯損問題
基本上壽險業者常見的避險方式是換匯避險,也就是Swap交易,業者在一段時間內拿新台幣與銀行交換美元,到期後再換回,但由於美元利率大過新台幣,業者就必須要付出期間的成本,而伴隨美國持續升息,利差擴大也造成避險成本提高。另外,2017年台幣大幅升值,造成部分壽險業者面臨匯損困擾,各公司因此在2018年大幅提高避險金額,造成該情況雪上加霜。

法人指出,壽險業者與銀行並不相同,銀行若財務體質轉弱,有可能出現存戶擠兌問題,壽險業則不會有這種情況。壽險業真正的風險在淨值減少之際,恰巧遇上天災人禍,需要進行大幅賠償,才會有營運上的風險。

另外,部分人士對債券的認知是持有到期後,即使過程面對跌價損失,也不會影響最後收回的資金。但需要留意的是,這些業者購買的多半是10年甚至20年期的美國公債,若其營運中對資金有急切的需求,仍舊有可能需要在途中便將債券賣出。

整體來看,本次的狀況其實沒有想像中那麼可怕,但是台灣的壽險業者在本土投資環境不佳下,確實承擔比國外同業更大的風險,普遍槓桿過高也意味著對天災人禍、市場黑天鵝的抵禦能力不強。因此投資人在投資金融股時,可以選擇避開壽險比重較高的個股,或是透過逾放比、呆帳覆蓋率、淨值等指標衡量公司的資產狀況。

那金融股何時投資較佳呢?法人指出,投資人可以先觀察去年第4季財報的逾放比和呆帳覆蓋率等指標,並選擇淨值/資產比率較高、資產品質較佳的公司。投資時間點方面,2018年第1季因為遞延所得稅利益入帳,使基期相對較高,而若以經濟成長率來看,2019年上半年的成長率也偏低,對股市來說壓力比較重,因此上半年金融股仍有機會再往下走,承接宜等到第2至第3季。

逾一定期限未正常繳納本息的放款占總放款的比率,逾放比率愈高,表示銀行放款品質愈差,存款戶的存款安全性愈低。

即備抵呆帳費用除以逾期放款的比率,比率愈高代表銀行為每1塊錢的逾期放款所提列的呆帳準備愈高,可以承受呆帳的能力也愈高。

延伸閱讀
金融股2019年股利保守預估》4檔殖利率超過5%,4檔股價被低估!
想存保險股、先判斷有沒有成長性!艾蜜莉:想投資保險股必看「這3點」

  • «
  • 1
  • »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