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鬆退休去
晚年的醫療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獨立的快樂跟尊嚴⋯自己的安全感由自己創造
撰文者:夏韻芬 更新時間:2021-03-15
瀏覽數:6,026
有一次我翻閱雜誌,看到一句話「覺得老到可以死了,是一項成就,不是挫敗」。
這句話的意義在於,能夠享受生命,就可以從容優雅的老去,再白話一點的解釋就是要活得快樂自在。
榮總高齡醫學中心主任陳亮恭是我節目的固定來賓。我們談過很多面對高齡的議題,包括從寬解釋60歲以上年紀的血壓、了解藥物的副作用,也談照顧者會出現病床邊小媳婦跟天邊孝子的現象。
有一次跟他的訪談,讓我感觸很多。他舉了兩位老太太都是同樣年齡72歲,一位是有5種病,每天三餐要吃6顆藥的李媽媽,她總是按時吃藥。之後,她去上教堂、跟鄰居吃午餐、晚上參加音樂會;另外一位同年齡的王媽媽,只有一個毛病,三餐要吃2種藥,但是因為擔心出門跌倒,總是足不出戶。你覺得哪一位媽媽比較健康?哪一位比較「快樂」?
很多人都會以為,吃藥多一定比較不健康,就如亮恭醫生的說法「人在江湖行走,怎能不吃幾顆藥」。有正常服藥、正常的社交活動的人,才是健康又快樂。
1.老後的社交生活
健康快樂有個很重要的指標就是有正常的社交生活。在我們進入退休生活的時候,我們會考慮運動健康、考慮居住場所,好像安排好了,就可以快樂生活。
舉個例子來說,前不久,英國成立新天地共居社區,正確時間是2016年正式成立,在此之前,他們花了20年的時間爭取、核准到成立。
根據新聞的報導,新天地位在北倫敦距離地鐵北縣最後一站,交通還算方便。社區當中有25個公寓,11間單人房、11間雙人房,還有3間3人房,最大的3人房大概要價40萬英鎊,折合新台幣大概1,600萬元。
這個社區是由會員們共同設計的,他們標榜有充足的光線,也有充分的社交的場域。他們從買地建造到行政手續,總共花了460萬英鎊,折合新台幣也將近2億元。這個社區,強調不是共學或是醫療照顧,而是有著相同年紀的鄰居一起生活。
他們從有這個想法到完工,共花了20年的時間。當時共同推出的6位成員當中,也只剩下86歲的Shirley見證了這一份理想。他們希望新天地不是老人之家,所以沒有提供課程,也沒有提供醫療的照顧。他們大多數是已經退休的人,來自各行各業;有一些人可能單身,有些人已經離婚或是喪偶;他們強調是一群互相照看的鄰居。所以這個社區規定只有50歲以上的女性才能夠入住。
剛開始他們並不是很順利的,因為他們只決定由女性來入住,規定男性的親戚或伴侶可以來訪,卻不能夠一起入住。當時政府官員也認為為何社區只限女性居住。
現在這個女性共居在英國銀髮生活型態上面算是一個革命性的實驗。至於為什麼這樣的社區只限女性?根據研究全英國有364萬超過65歲的獨居人口其中7成是女性,加上女性平均壽命高於男性,使得女性往往都是孤獨終老的那一位,因此女性互相照看的生活方式就引起女性的注意。
2.老後跟誰住?
事實上老人自主共居的想法源自於丹麥在1960年代,而後在荷蘭也發展得非常得成熟。荷蘭全國有1,700萬人口就有230個共居社區。政府非常支持這樣的供給模式而且發現年長者在此會更健康更快樂。
目前看到一般人對於老年之後的生活方式,總是有很大的恐懼。有很多人希望跟子女同住,認為比較有安全感。
我的一位好朋友,公婆與他們同住,雖然生活還算和平共處,婆婆會幫忙照顧傍晚下課的孫女,而且公婆早睡,並沒有干擾小夫妻的生活,只是,婆婆半夜常常會呼喚。例如公公咳嗽、肚子痛,婆婆就會驚呼「咳到快喘不過氣了」或是「肚子痛到快不行了」,要求立刻送急診,他們就必須要起床送醫院。
這樣的生活模式,的確讓他們吃不消。還好我的朋友能夠理解,公婆年紀大了,擔心一個小閃失就會失去老伴,因此婆婆總是神經緊張。我想對於很多長輩想要跟子女同住,可能也是需要被照顧的安全感。
被照顧當然有安全感,但是也會有相對的被控制感。我的朋友一家和樂,子女孝順,也有請看護照顧年邁媽媽,因為考量媽媽英文聽不懂,女婿特別挑台籍照顧者。
這位年紀大一點的看護阿姨陪伴老人家。阿姨年紀大,不用負擔家中清潔煮飯工作,只要陪著媽媽聊天、散步、洗澡等工作。我們去她家總是能夠感受到幸福的氛圍,但是媽媽偶爾也會抱怨,想要領個10萬元,給考上大學的孫子,總是被女兒阻止;朋友介紹遠紅外線機器可以讓她腰骨舒服,女兒跟女婿也不答應買。雖然我一直明白女兒一家人已經很孝順媽媽了,但是媽媽的抱怨並沒有停止過。
也有人會想要去住養護中心。我的好朋友秀媛大牌的媽媽,李媽媽是個畫家,個性非常可愛,有一次畫牡丹花送我,說這幅或是符合我有錢花、能盡量花的要求。我至今依然高掛在我家客廳。
李媽媽個性活潑,主動提議去住安養院,而且住得很開心。大牌說,剛開始去看媽媽,總是跟妹妹買了一堆水果去;後來,媽媽說不要再買了,因為朋友送的水果吃不完。原來,媽媽很快就交到好朋友。媽媽在家裡時候,鄰居都叫她「奶奶」,沒想到去住安養院,大家都喚她「蘭妹」,一時之間,媽媽變得更有活力。有一次,大牌臉色憔悴,因為媽媽生了小病,大牌不放心,硬要媽媽回她家調養身體,但是媽媽還是想念朋友,急著回去安養院。
3.認識老後台灣的養護中心
台灣養護中心的現象是:知名的養護中心,要排隊十幾二十年,立刻有床位的養護中心,大家還不敢住進去。養護中心跟醫院不一樣,醫院等病床還容易,畢竟好了就可以出院,但是養護中心要等到有人畢業了,才可以補位進入。
目前長照還是聚焦在看護或者是醫療系統的建立,大家覺得有好的醫療,好像是晚年不健康,身體的重要保障。但是很多人忘了,晚年最需要的是獨立的快樂跟尊嚴。我覺得大牌媽媽給我很重要的生活提示。
後來,我跟兒子說,如果你結婚了,不用跟我住在一起,你們自己住;但是如果一天醫生告訴我去日無多,我希望你陪我過人生最後一哩路。這樣的想法是先給孩子自由生活的空間。
畢竟,我身體強健,孩子也正值壯年,如果生活在一起,所有的小衝突都會被放大,這樣的生活方式如果累積出來,將是一個可怕的未爆彈。
但是如果大家各自安好,週末日相聚就好,一直延續這樣的感情,到了必須道別時候,孩子也會更心甘情願地陪我到最後。這種方式是我目前最喜歡的模式。
後來,因為好友秋芳得了早發性失智,常常也記不得我了。我因此交代兒子,如果有一天,我忘記你了,請你幫我送進養老院,不要放在家裡亂成一團,拖累你的生活步調,一樣週末來看我就好。這次,兒子沒有答應,他只回我「你白癡喔,你忘記我了,可是我還記得你啊!」我想我還要跟他多溝通,畢竟,真正活過的人,不怕死,只怕失智跟怕拖累家人。
找個理由來退休:
夏韻芬富樂中年學
作者:夏韻芬
出版社:天下雜誌
出版日期:2020/12/25
作者簡介_夏韻芬
專精財經領域,能夠透過多年的報紙、電視、廣播、網路等媒體訓練與經歷,將複雜、生澀的財經議題,融入生活中,教導大家聰明理財、輕鬆致富。
加上生命故事曲折,生活經驗豐富,專業又親切,深具同情與同理心;善於掌握社會議題,提供聽眾思考方向,演講生動活潑扣緊人心。
就像她主持的節目一樣,都能切中需求,又能有良好的氣氛。針對小資族、夫妻理財、親子理財、退休規畫、身心鍛鍊等都有獨特的觀點及主持演講風格,深受廣大收聽者及觀眾的喜愛。
主要學/ 經歷:
➢ 政大EMBA 輔仁大學社會系畢業
➢ 世新大學講師
➢ 非凡新聞台「當代理財王」、「權民理財王」;年代新聞台「富樂年代」、「學做有錢人」等節目主持人
➢ 中廣「理財生活通」節目主持人
➢ LINE TODAY自製財經節目「TODAY財知道」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