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健康

餐飲經理人你心累了嗎?疫情下掌握這些決策重點,避免落入「決策疲憊」的迴圈

撰文者:食力 更新時間:2021-07-29 瀏覽數:9,357

最近無論跟哪個區域的餐飲業者經理人會議,一談到疫情期間的經營甘苦談,話題都幾乎會帶到「經營壓力」和「精神疲憊」這2件事,是什麼原因讓經理人們紛紛感覺到壓力還有疲憊?其中一個因素應該跟決策的數量有關。


疫情期間中,需要做的決策數量,跟疫情前比應該是多了不少。過去也因為經營環境都相對安定,競爭,產品,資金,等決策事項也很少會擠在同一個時間一起來找你。疫情期間業務負擔的沉重化,導致經營壓力和精神疲憊一起找上在熱鍋上的經理人們。

在日本的上班族社會,也有一個跟決策數量相關的社會現象詞彙:「決断疲れ」, 決策疲憊。大致上的意思是,做決策高度消耗能量跟體力,所以當一直處於每天需要做許多決策的環境中,能量跟體力一直消耗下,最後身心疲憊,決策的品質就很難維持在一定的水準,身心狀態容易陷入負面螺旋。

而疫情期間需要做的決策真的多嗎?其實無論疫情變嚴重,或是疫情好轉,經理人總是被環境緊密牽動著。簡單看,產品種類、食材原料、人力、營業時間,這4個變數,無論疫情變好,或是變壞,經理人都需要做決策來決定下一步要如何走。

疫情好轉時你要思考:
1.銷售的產品種類是否要恢復跟疫情前一樣多?太多又怕賣不完丟掉。
2.食材的進貨量要增加,會不會有用不完的廢棄?
3.人員是不是要再聘僱進來?但真的營業額可以負擔這些人事費用嗎?
4.營業時間是否要恢復?或是要設定新的時段?消費者的習性有變嗎?

疫情變壞時你該想的是:
1.維持顧客基礎需求的最少產品種類是多少種?太少又怕顧客不上門。
2.進貨量要是太少,供應商覺得數量太少不配合配送怎麼辦?
3.如何交涉工作時間?如何留住員工但也同時可以減輕財務負擔?
4.生意不好,是否要提早打烊,只看損益上的數字真的是最佳決定嗎?

疫情期間決策議題堆積如山,加速決策讓你心不累
光是4件變數,就讓經理人花時間心力在處理這些決策議題,但其實待解決的還不止上面這4件變數而已,疫情期間,問題總是跟海浪一樣,一陣一陣的漂打來,經理人一不留意,就會被這些不定期撲打過來的問題,弄得「決断疲れ」,身心疲憊。

那要如何才能脫離「決断疲れ」的狀態?其中一個方法就是加快通過決策流程的速度,讓決策的單位時間產出數變高,減少決策議題堆積在心靈的機會。但要如何做才能加速決策流程?這個應該跟經理人所處的決策環境之安全感有相對關係。
舉例說,你應該不會猶豫是否下班要搭停在前面這班公車回家,因為你天天回家都搭這一班,所以對上這班車的決策一定是有安全感的,自然就會快速搭上這班車。但要是當決策氣氛是你不熟悉,存在太多不確定的時候,因缺乏安全感,就會搖擺,猶豫,自然就無法快速果斷的進行決策。那具體要如何建立有安全感的決策環境?這邊提供幾個在商社累積的決策經驗供大家參考

不要靠反射動作決策,你得建立自己的決策流程
我們通常看到某一件事的當下,瞬間就會自然的根據自己過去的經驗,反射出這一件事的就最佳答案應該就是如此。但如果這一件事是你沒遇到過的,無從反射時,這麼辦?反射動作雖然快,但要是無法依賴直覺跟反射的時候,有可能就會開始不安跟慌張。

進入決策議題前,最好先設定,要按照哪些流程,比方說,先找訊息,再做紀錄,接著做比較,最後再判斷。那就比較不會找不到第一步下手的地方,並且能有方向性的進入決策流程。設計決策流程是一個可以皆由經驗而進化的技能,只使用決策流程的次數多,自然在設計上技能就能進化,設計出來的決策流程就能運用在更多場面,自己也有機會變成自己的經營顧問。

確定問題牽連的範圍,掌握問題全貌
在設定好基礎的決策流程後,接著要掌握的是決策事項的範圍以及全風貌。如果你不了解這個範圍以及風貌,你很難估計問題的難度,不知道難度,就不知道可能要花多少時間,或是是否需要投入更多人力入場。決策流程的整體時間表無法掌握,很難會有安全感。了解全風貌,掌握整體地圖後,因為可預期大致會遇到什麼狀況,就會比較安心,同時也可以確認是否自己一直在非主戰場的地方解決非根本的問題,而應該優先處理的卻放在那邊繼續惡化,導致一直冒出零零碎碎的周邊課題,讓問題的範圍一直擴大,心靈不安外,收拾的成本也愈來愈高。

問題再細化,拆解後能看到不同的光景
當流程出來,範圍也出現後,常又讓大家陷入不安的一個因素是,「不知道要如何解決問題,不知道該如何做判斷」。這個確實很讓經理人不安。這邊提供一個「自己」找出如何解決方法的技巧,就是試著將問題細分化,把問題拆解成多個元素之後,就比較容易發現自己可以解決的部分。

舉例來說,「要不要增加進貨量?」 這個要考慮的因素很多,但只要把進貨拆解成,食材跟包材。因為包材不會有過期的問題,所以就解決一部分進貨的問題。而食材可以再拆解成,可以保存3個月以上,跟3個月以下的,那就更容易做判斷了。隨著部分細分後的問題被一個一個解決,經理人內心也會比較安心踏實,才會心靈更有餘力再移去解決其他分解後的小單位問題。

看別人怎麼做,高手就在你身邊!同業就是你免費的諮詢顧問
上面提到「自己」找出解決方法的技巧,那是不是解決問題只能靠自己呢?其實在大部分的商業情境之下,最強的救援投手,都應該是在你組織的外部游走,而這些穿別隊球衣的救援投手,要如何才能幫你解決問題?那這些救援投手又在哪裡?其實同業就是你的最好救援投手,如果你知道同業都這樣做決策,而當你自己又找不到方向的時候,至少遵循同業已經過濾一次的結果來做決策,在「同業都這樣做」的氣氛下,你也能比較安心前進。

那要同業要如何幫你?同業其實交換訊息意願應該是會比你想像來的高,但其實也不一定要直接問同業,問一下供應商同產業的動態,應該就可以獲得不少同業的資訊。

不安的存在也不盡然全是壞事,有不安才能會讓經理人想多一點,更謹慎一些,進而減少決策錯誤的風險。如果經理人都可環繞在簡潔明快安全之決策氣氛,就可以避免「決断疲れ」,承載更多解決問題的容量,維持良好的決策品質。也希望疫情快過去,讓經理人們可以有喘息的空間。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食力foodNEXT
臉書粉絲專頁,請按此

食事求實的知識頻道。

食品安全事件頻仍,民眾已失去對食品的信心,易被錯誤訊息操弄;當信心崩解、食安支持系統支離破碎,我們相信「食的根本」不應該被拋棄,而是應該將食的正確知識有系統傳遞,重建人與食品的信任關係。

延伸閱讀
【真食故事】餐飲顧問史達魯:餐飲業者別怕,把疫情當個大奧客吧!我相信我們過得去!
【真食故事】活動停辦、新品延後上市!成本自行吸收也考驗品牌從陸戰轉空戰的應變力
疫情後是危機還是轉機?D2C成為營運新常態,該抱持什麼經營心態?

  • «
  • 1
  • »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