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人開講
近期Netflix、Meta大跌,投資人該擔心美股走勢嗎?一文洞悉2大科技巨頭暴跌背後的邏輯
撰文者:Min的投資說書小棧 更新時間:2021-02-09
瀏覽數:2,028
這幾天Netflix、Meta財報後股價都跌到爆,網路已有很多文章分析了,也都很精闢,想了幾天,這邊提出一些自己開放性的思考。
首先 Netflix的商業模式很好懂,就是用戶數乘上平均訂閱費。不過目前訂閱費除了歐美外其他地區基本漲不動,所以近期投資公司的核心邏輯就在於用戶增長。但公司給出下季新增用戶的展望竟只有200萬,遠低於市場預期的600多萬,所以大跌也合情合理。而且這樣跌,也不過是跌到PE(price-earnings ratio)30多倍而已。
另一邊Meta(編按:FB)就比較慘,除了廣告業務因隱私政策受挫外,用戶增長、黏著度及下季展望都不太妙,而all in的元宇宙又是近幾年都註定會虧損,簡而言之就是「慘」字形容,所以昨天一口氣跌到PE剩約18倍。
兩家公司目前面臨的問題都一樣:原本的成長想像不見了,估值這樣殺下來是合理的。
Netflix我比較不擔心,因為我認為人們會訂閱不只一個的流媒體帳戶,對於流媒體的最終想像,我覺得就是現有電視台換湯不換藥,從衛視、緯來等頻道變成Netflix、Disney+、HBO、愛奇藝等串流平台而已。
所以Disney+、HBO等競爭對手雖會瓜分用戶,但反而不用過度擔心。個人認為只要流媒體的滲透持續,以Netflix的優質內容要掌握主動定價權是沒問題的。只不過流媒體本身就不是一門好做的生意,且繼流媒體後,公司下一個成長動能在哪?遊戲和IP、周邊出售,目前都還沒什麼能讓市場眼睛一亮的成績。
Meta則處在一個中年危機的坎
社群媒體有個特性,會有世代的遷移性,也就是當某平台被認定上面都只剩老人後,年輕人就會毫不留情轉移到另個平台,例如從FB到IG,再到抖音。而Meta的問題就在於,繼IG後沒抓到下個世代的潮流短視頻,而是已被Tiktok掌握先機了,自己的短視頻Reels處在很被動的位置。所以為了抓住下一個風口,All in元宇宙,便是公司打出的殺招。但夢終究是夢,到底要燒多少錢、多久能達到,看起來都還是遙遙無期。
除了Netflix、Meta外,我覺得還有跌到稀巴爛的阿里巴巴,都在經歷企業危機轉型的過程(但Netflix還是早期高增長中的小危機,後2間公司比較嚴重,所以也直接反映在估值上)。
現在看再多這幾間公司的財務數據,甚至未來幾季的財報,大機率數字都不會太好看,甚至可能愈來愈慘。而華爾街大機率也會落井下石,不會給太高的估值,因為市場要的永遠是能振奮人心的成長。所以如果要衡量這幾間公司的投資價值,我覺得從企業經營、戰略面的角度去思考,或許會更清晰。
最近重讀了《基業長青》這本書,高瞻遠矚的企業之所以能成功,最重要的就是公司有很明確的核心願景、理念,並敢在正確的時機果斷的下決策、轉型,即使會傷害到短期利益,保存核心,刺激進步。
Netflix的核心願景是希望能娛樂世界,帶來更多歡笑和快樂,讓世人更有同理心。Meta希望以新科技使世界更開放、連結更緊密。阿里則是希望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
而從這幾間公司過去做的決策及結果,也的確是走在初衷上,並且管理層都擁有無限思維的經營態度,敢在必要的時候放棄一切,犧牲利潤投入未來。
Netflix從租影帶到串流再到未來的遊戲、IP。Meta從通訊軟體、FB、IG,網頁變革到行動裝置,再到未來的元宇宙。阿里從電商到雲計算、民生,再到產業互聯網。
我覺得至少目前來看,3間公司都還是走在正確的軌道,賭注大,執行力也果斷。不過Meta可能需要再更深入研究,執行力沒話說,但總覺得公司最近有點忘記初衷,餅畫太大,本業社群媒體問題不斷,卻都沒有出面解決。
前陣子看到一句話:看5年、想3年、做1年。我們投資究竟是想賺短期的波動,或是企業蛻變後滾雪球的成長,釐清之後,或許可以讓大家在應對近期的大跌有不一樣的想法。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Min 的投資說書小棧
延伸閱讀
▶手上持有價差超過40%的金融股,該賣掉賺價差還是繼續存股領息?艾蜜莉:價差很誘人,但得先思考這2點
▶銀行帳戶數多寡,可能反應了你的財務健康度?蔣竣植:財務管理愈簡單愈好
▶高房價壓不下、政府積極力斬炒房金流!金管會還留有「這招」殺手鐧遏止炒作
Fugle 富果投資研究員,台大財金畢業。私募基金、商業銀行工作經驗。信奉價值投資,卻同時熱愛歷史的熱血小韭菜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