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人開講
主動投資就像打籃球!專家:模仿NBA高手的動作,也不一定可以成為高手
撰文者:三明治先生的理財筆記 更新時間:2025-01-09
瀏覽數:1,276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
摘要
主動投資就像在打球,高手的「對帳單」令人讚嘆!但動作、操作卻又難以複製,從基礎練起,選擇適合自己的策略更實際。
我們總是傾向仰望高手,從還是國小生時就會看NBA,學習裡面世界籃球頂尖高手的動作。
在投資世界也是一樣,雖然明知道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全職投資」,也知道跟單未必會有好的結果,但還是喜歡看高手的操作。最近,就有許多吸睛的對帳單出現,除了暗中希望自己能像他一樣厲害外,也希望在中間找到一些自己的改進空間。
但就像同樣的一個轉身,NBA選手施展出來的「轉身」,與你練了幾十次,終於有點樣子的「轉身」,效果肯定不一樣,如果只是看著這些對帳單及說明文字,肯定是無法得到精髓的!
你也不可能直接去NBA球場找那個選手討教,大多數情況下你喜歡的投資高手,也不會教你重要的投資技巧。
很多人以為這樣就是要付錢上課,找老師、找師父才能學習,其實也不一定。因為你的程度可能只有國小而已,只要認真練習,大家都可以進國小班隊、校隊。網路有許多厲害的人也在免費分享,就像國小、國中的球隊教練,也許品質不會很穩定,但對國小生來講應該也算足夠。
你的目的是讓自己更進步一點而已,離成為高手還差得遠。等有上籃球明星高中的實力後,再來考慮要不要額外加強學習效果也不遲。但到了某個時候,你會面臨到很現實的問題:真的可以靠打球當飯吃嗎?真的可以靠投資賺大錢嗎?
許多小球員後來也不打籃球了,因為他們知道能賺錢的就是頂尖的那幾個,最好只把打球當成興趣,以免未來餓死了。主動投資跟打球有點像,你得付出時間勞力心力,在高壓的環境下競爭,而最後贏家只有少部分的人。
但跟打球不一樣的是,「主動投資」並不會讓你身體更健康,通常也不會對你的人際關係造成太多影響,投資唯一的目的就是為了賺錢!既然這如此現實,我們就要用極度理性的角度來思考:主動投資的期望值有多少,扣掉付出的時間心力值得嗎?
每個人的答案不一樣!但是我的話會選擇比較容易成功的路,以學校來比喻就是升學工作,既然許多人最後還是放棄打球選擇升學,那我一開始就直接選擇升學工作。
別忘了你一樣可以把打球當興趣,一樣可以在放假時找個籃框活動身體,就像做指數投資一樣,還是可以設定一些部位來主動選股。不是什麼高手,但有時全場都是肉腳時,還是可以獨領風騷,賺錢的事留給工作,打球時才能盡情享受。
本文獲「三明治先生的理財筆記」授權轉載,原文:投資只要比昨天更進步一點就好了
臉書粉絲專頁,請按此
▶記帳要記的鉅細靡遺嗎?專家:信用卡、行動支付很方便
▶少喝飲料也不能財務自由!省小錢不如省大錢,抓住「這些」財務關鍵決策
▶如何避免投資失敗?3大陷阱要注意!這檔ETF是一般人的最佳選擇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