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獲利術
高股息ETF要退燒了嗎?別衝動賣出!艾蜜莉:任何投資都要先考量這件事
撰文者:艾蜜莉 更新時間:2025-03-27
瀏覽數:4,692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
摘要
策略各有優勢,關鍵是「你想要什麼?」這其實就像選工作,有些人喜歡「穩定薪水+年終獎金」,有些人則更願意「薪水低一點,但能參與分紅、享受股權增值」,沒有絕對的好壞,只有適不適合自己的財務目標。
最近市值型ETF因元大台灣50(0050)vs.富邦台50(006208)又變熱門話題,有不少原本投入高股息ETF的大大開始動搖,不知道要繼續定期定額元大高股息(0056)、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群益台灣精選高息(00919)等高股息ETF,還是應該改買市值型ETF,這樣才會「更賺錢」?
先來講個故事:老王是一個退休農夫,他有一片種滿蘋果樹的果園,每年蘋果成熟後,他就把蘋果賣掉,賺到一筆固定收入,這筆收入就像是高股息ETF的配息,「定期」為老王帶來現金。
對他來說,這片果園是他退休生活的一大依靠,他可以用賣蘋果的錢去市場買菜、繳水電費,又或是存起來應付意外開支。他喜歡這種穩定的感覺,因為定期都有進帳,讓他安心不少;當然,果園的價值(資本)不會突然暴漲,但他也不在意,因為他追求的是穩定現金流,而不是帳面上的財富成長。
阿明則是有更遠大的夢想,他想要打造一個能全國展店的連鎖品牌,為了這個計畫,他只從獲利中提領最低限度的薪水,其他多出來的盈餘都再投入以擴展事業,像是開發新菜單、建立品牌形象,甚至砸錢做廣告等,為的就是讓更多人知道他的品牌。
只要未來品牌價值提升,最終資產價值會大幅超過現在他所能提領的盈餘,這就像市值型ETF(如0050、006208),成分股配發的股息比率低,就是要讓更多資金再繼續投入事業成長,專注在資本增值,長期來看,資產會隨著市場成長而愈滾愈大。
所以市值型ETF選了很多電子股,每年賺那麼多錢,為什麼股利、殖利率卻不高?因為他們要把盈餘留起來轉為「資本支出」,拿去投資新技術、擴展市場,短期內看不到現金流,但長期來看,只要方向正確的話,公司價值會快速成長,最後獲得更大的收益。
投資沒有絕對的好壞,只有適不適合
順便講另一個話題。最近006208不是說會推出策略來應對0050的降費用和分割嗎?很多網友大大就提議,改成「不配息」的制度,這個用意就是要讓資金留在ETF並直接再投入、繼續複利的概念。那麼,這跟我們領到配息的錢之後,自己再投入有什麼差別?
1.稅的問題:如果ETF配息,股利來源是公司發放的股息,這部分就需要課稅,甚至金額比較高的話,還可能要繳到二代健保補充保費;但如果ETF不配息,直接把錢留在ETF裡面,就不會有這些問題了,且報酬率也不會因為稅的問題而被削減。
2.紀律、使用靈活的問題:不配息的ETF等於是強制把股息再投入,不能選擇把股息拿來小確幸,因此適合想長期滾動資產、追求報酬最大化的人。
因此,在股市長期成長的情況下,市值型ETF的總報酬率會比高股息ETF好,但哪一種方式比較好,其實沒有一定答案——高股息ETF適合想要有穩定現金流的人,不管是現在的生活補貼、未來的退休計畫,或者單純希望投資能夠定期帶來可用的現金,高股息ETF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市值型ETF則是適合暫時沒有現金流需求,希望把資產最大化成長、追求未來財富爆發的人,適合完全不需要現金流、願意放長線釣大魚的投資人。
2種策略各有優勢,關鍵是「你想要什麼?」這其實就像選工作,有些人喜歡「穩定薪水+年終獎金」,有些人則更願意「薪水低一點,但能參與分紅、享受股權增值」,沒有絕對的好壞,只有適不適合自己的財務目標。
如果想要固定現金流、定期有錢進來,選高股息ETF,讓投資成為現金提款機;如果願意長期等待、專注資本成長,市值型ETF就會是最好的夥伴。
溫馨提醒:以上非任何形式個股買賣建議,投資之前請獨立思考、不要跟單,自己為自己的錢負責喔!
本文獲「艾蜜莉-自由之路」授權轉載,原文
延伸閱讀
▶高股息ETF成長性不如市值型ETF?達人點破迷思,看懂這些規則就能安心買
▶為何高息ETF受青睞?現金流是主因!艾蜜莉:存款會隨開銷變少,錢滾錢才長久
▶006208配息0.9元!配息次數、成分股、年化報酬率一次看
1982年生,大學畢業後積極自學投資理財方法,2008年開始投入股市,用自創估價法,鎖定股價被低估、年年配發股息的穩健公司買進,將180萬元本金滾成600多萬元資產,著有《小資女艾蜜莉──我的資產翻倍存股筆記》、《艾蜜莉教你自動化存股──小資也能年賺15%》。
【Facebook】
艾蜜莉—自由之路
【個人網站】
艾蜜莉—自由之路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