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投資術
手握2錦囊,要將台股日均量衝至1200億元
簡鴻文:降稅案上路 權證交易占比可提高3倍!
整理者:陳淑泰、採訪者:朱紀中、陳淑泰
更新時間:2013-09-01
瀏覽數:9,918
證所稅6月下旬翻案成功,證券圈歡欣鼓舞,稱才上任3 個月的中華民國證券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簡鴻文是「福將」。不過, 台股交易量並沒有立刻起死回升, 7月日均量843億元、8月(統計至8月16日)減到只有769億元, 跟2012年日均量809億元、股市交易量反而倒減。簡鴻文難掩憂心地告訴《Smart智富》月刊:「我天天都在思考如何把這個量『搞』起來,日均量到1,200億元才是基本合理的!」
曾經擔任過3屆、12年券商公會理事長的簡鴻文,這次是第4度獲選,這位老將要如何扭轉台股頹勢?目前他手握2個錦囊:1.將台股平盤以下放空標的,由現有的150檔擴大到已開放信用交易的800餘檔股票;2.衝刺權證交易量,努力推動修正「所得稅法」, 讓證券商造市稅率從千分之三降到千分之一。目標要讓當沖、當軋交易更方便、並刺激權證交易,期望能藉此衝高台股成交量。不僅如此,他還不斷提醒主管機關,應積極消除市場大戶擔心會因證所稅被查稅的疑慮。請看以下專訪紀要:
台股量能回升慢》中實戶疑慮未消 撤退資金短期難快速拉回
《Smart智富》月刊問(以下簡稱「問」):證所稅修正案過關後,為什麼台股量能還是拉不起來?
簡鴻文答(以下簡稱「答」): 撤退的資金沒那麼快回來!當時不少(資金)轉去美股、日股,現在還在賺錢中,捨不得停利;到房地產的也是,很多流到中南部之後, 推升當地房價,但不動產的變現速度比較慢,加上奢侈稅的問題,所以資金不會馬上撤出,這些當初因政府要實施證所稅而撤離的資金, 都要一段時間後才能回到股市。
不僅如此,還有一些中實戶對證所稅修正案還是有顧慮,他們不是不想繳稅,而是擔心繳了稅,隔個2年、3年,政府可能會再回頭查個人金流;這是因為最初談證所稅時談得太露骨,說政府會嚴查人頭戶、追蹤金流什麼的,把中實戶嚇壞了。但今年6月的修正案已明確說「設算為主、核實為輔」,一般大戶沒有特別選擇的話,就是依照設算制繳稅。可是中實戶還是擔心,這個疑慮不消除,資金就很難回來,問題是誰能消除他們的疑慮?要怎麼做?這真的很傷腦筋!
問:台股低迷跟景氣有關嗎?
答:台股這10年來是明顯向下的,2003年台灣上市公司成交量在亞洲10個主要證券交易所裡排名第2,占全部市場比重12%, 但去年排名掉到第7名,占比只有4.75%,上海、深圳、韓國、香港、澳洲等本來在台股之後的,都跑到前面了。
問:你口袋有哪些讓台股交易量增加的策略?
答:我想可以先談的是開放平盤之下可以放空標的。這個只要金管會的行政命令就可以作。目前市場提供的避險機制不健全,平盤以下可以放空的股票只有150檔(指台灣50、台灣中型100指數成分股),這是之前金融海嘯特殊的時空背景的權宜之計,但海嘯過去了,市場應該回到常軌,提供合理的避險機制。
當沖即為「當日沖銷」、當軋是「當日軋平」的意思,前者是指先用融資買進1檔股票,後用融券賣出同1 檔股票。後者則是指先用融券賣出、再用融資補回。兩者皆是指在同1天內買、賣同1檔股票。
證所稅修正案通過後,2015年起售股超過10億元的大戶,採「設算為主、核實為輔」的課稅制度。選設算所得者,股票賣出金額超過10億元部分,稅率為千分之一;選核實課稅者,可盈虧互抵,獲利金額以15%稅率分離課徵證所稅。出售股票金額未達10億元者,證所稅為零。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