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鬆退休去

觀念建立篇

退休規畫》破除6個迷思,打造穩定被動收入

撰文者:林 竹 更新時間:2016-07-25 瀏覽數:111,606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幫我們按個讚:

不過,賴昆培也提醒,這2種資產的配置策並非一成不變,應該隨著年紀變化做調整。年輕時,衛星資產的配置比重可以比核心資產高,例如7比3,積極者甚至可以8比2。但是,隨著年齡漸長,核心資產的配置比率就要逐步增加,愈接近退休年齡,比重就要愈高,甚至可以拉高到9成,以降低投資風險。

迷思5》做好資產配置等於完成退休規畫
正解:定期+突發事件檢視,調整投資策略


做好配置不代表退休規畫就此結束,直到退休都不需要再調整。因為退休規畫通常為20年∼30年的長期投資,所以必須時時檢視投資結果,以了解是否與當初規畫的期待相符。

遇自身或外在突發事件
皆是檢視資產配置的重要時機

賴昆培認為,「檢視」是退休規畫甚至是任何一個理財規畫中,最重要的關鍵,但是,投資人常常忽略這件事的重要性,導致投資像石沉大海,直到最後才發現,現實情況與目標有落差,難以彌補。

至於何時該檢視呢?他建議可以分為「定期檢視」與「突發事件檢視」。定期檢視最好每年進行一次,看看過去1年的資產配置,是否符合退休金規畫的目標報酬率。如果報酬率不如預期,則可以考慮調整配置。如果工作太忙,忘記檢視,可以用生日、每年1月1日等特定日期,作為定期檢視的時間。突發事件檢視分為2種:一種是「自身突發事件」,例如:工作異動、家庭發生意外,薪資收入、支出增減,因為會影響退休準備投入的金額,所以要檢視;一種是「外在突發事件」,即大環境有變動,例如2008年金融海嘯、2016年英國脫歐等重大事件,也要檢視資產組合與報酬率,調整配置。

迷思6》退休之後就不用再繼續投資
正解:退休後仍要投資,但是以安穩為上

退休規畫的最後一個錯誤,即是很多人認為退休後,就不用再投資、不必再理財,只要守著之前累積的資產與現金流過日子就可以了。

賴昆培認為,這樣的想法應該被調整,因為退休後仍要投資,只是年紀大、不應該承受過大風險,所以要選擇安穩或相對保守的投資工具,例如:債券型基金或更保守的保險商品,以賺取退休後的合理報酬率。

但是,在退休後的投資行為,必須注意2點:1.資金配置:不要把所有的資金,都投入單一金融商品中,應該做好資產配置,拿閒置或非現金流來源的資金做合理配置,資金不超過所有資產的1/3;2.注意流通性:通常相對保守、報酬率與風險性低的投資工具,它的流通性較低、投資時間較長,可能會壓縮退休族資金配置的靈活度,當退休族急需用錢時,恐怕緩不濟急,這一點要特別留意。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