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股
從投機到投資之路
股神巴菲特:穩健投資能讓你超富有,而且絕對不會變窮
撰文者:葛倫.雅諾德(Glen Arnold)、譯文者:蕭美惠
更新時間:2018-05-16
瀏覽數:33,121
向葛拉漢學習投資
1950年,56歲的葛拉漢操作小型投資基金,在股市經歷一段艱困的時期。在華爾街崩盤前,葛拉漢是個相對謹慎的投資人,但在跌勢展開之前並不夠謹慎。1929年到1932年之間,他為客戶管理的規模250萬美元基金中,有70%虧損或被撤資,葛拉漢不由得反省如何作為一名投資人。他曾在樂觀氛圍下預測獲利,以評估價值;他曾買進股票,期望轉手賣給看到股價上漲,而願意追高的傻子;他曾依據圖表、小道消息來買進,而不是真正了解該公司,或是根據內部人士的資訊。
這些方法證實都有缺失。他自我反省的結果,成為價值投資學派的基礎,在今日廣泛流傳。
為協助自己思考並傳授知識,葛拉漢在哥倫比亞商學院(Colombia Business School)兼職開一門證券分析的課程。第1堂課是在1927年,而實際上,有一段短時間他是在紐約金融研究院(New York Institute of Finance)授課,不過,我可以想像課程內容,在1930年代初期變得更有深度了,因為他被迫思索眾多投資策略,在1929年股市崩盤時全部失敗的惱人問題。
葛拉漢與哥倫比亞學者大衛.陶德(David Dodd)合作,把他的想法寫成《證券分析》(Security Analysis)這本書,初次出版是在1934年。巴菲特19歲時讀到的《智慧型股票投資人》是其思想的簡明版。加上其他重要影響,巴菲特因此由投機轉為投資。
1929年股市崩盤後,許多觀察家認為,評估股票價值是毫無意義的。畢竟,一檔股票假如在1928年價值100元(依照市價),而在15個月後只值5元,有誰知道什麼才是真實價值?他們認為,更好的做法,是評估其他股票買家的心理:其他買家是否認為股價會上漲,然後搶先買進。這種重視市場,而不是重視公司及公司以績效服務客戶的態度,是投機客與投資人的一大差別。
投資的定義
在說明投機的特徵之後,我們需要定義什麼是投資。葛拉漢和陶德有以下的說明:
「投資是經由徹底分析,保障資本安全,並獲得令人滿意的報酬。未能符合這些要求的就是投機。」
圖1為投資的3大要素。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