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口香糖是以天然樹膠或合成橡膠,透過混合糖或甜味劑、軟化劑、香料、色素等原料完成的食品。
吃口香糖時,一定會呈現出一種的狀態,就是嘴巴持續咀嚼停不下來,這也成為我們常推測他人是否在吃口香糖的有趣線索,不過,為什麼吃口香糖是嚼個不停,而吃到最後會沒有了味道,便會把口香糖吐掉?我們都知道口香糖不能吞下肚,但咀嚼的口香糖究竟是什麼做的?又是如何製作?原來,口香糖是天然樹膠或合成橡膠,並透過混合糖或甜味劑、軟化劑、香料、色素等完成的食品!
所以原來我們都在吃橡膠?!一聽到樹膠和橡膠大概讓人百般驚訝,但是別緊張,樹膠顧名思義來自於樹木,而人們咀嚼樹膠可不是現在才有,根據台灣留蘭香股份有限公司探討口香糖的緣起,早在幾世紀以前,古希臘人就已有咀嚼乳香樹樹脂的紀錄,當時便作為清潔牙齒、清除口氣等用途,而現今我們吃的口香糖,則是從1860年代被引入美國的糖膠樹膠演變而成。早期口香糖的原料糖膠樹膠,來自於中美洲一種稱為人心果樹中的乳膠,而由於天然樹膠的數量無法供應大量製作口香糖,因此現在口香糖的主要基底「膠基」,多以合成橡膠為基礎。
膠基是口香糖中的咀嚼本體,也就是天然或合成橡膠,合成橡膠是透過聚合物組合而成,運用天然樹膠原料再加上合成物質如聚醋酸乙烯脂、丁二烯苯乙烯橡膠等、食用蠟以及軟化劑等組合為合成橡膠。而膠基原料,在尚未加工製作為口香糖前,還只是一個看似平凡的合成橡膠,再經由後端製作程序後,才會更加成型。
膠基需要透過加入甜味劑、香料等才會具備風味。在完成膠基原料後,首先須透過溶解後才能進行加工增加香味、口味以及軟硬口感等,主要製作過程可以分為溶解過濾、調味攪拌、輾壓、裁切、靜置熟成等步驟。
首先,將原料膠基加熱溶解並再次過濾雜質,待過濾完成後加入砂糖或甜味劑,讓口香糖具有甜味,而加入砂糖或甜味劑的做法則是依照口香糖的屬性,如無糖口香糖便會以甜味劑取代糖分。另外,加入軟化劑如甘油等,使膠基能更為柔軟而建立出更具咀嚼性的口感,而咬嚼時最在乎的口香糖口味,如薄荷、草莓以及葡萄等各式口味,則是香料和色素的功勞,讓口香糖擁有不同的色彩與滋味。當膠基內加入上述等成分後,便會經由機器持續攪拌待其相互融合,再經由滾筒機器輾壓成薄長膠團,此時離我們想像的口香糖已越來越近。
我們常食用到口香糖形狀,主要有片狀和粒狀口香糖,此兩種分別歷經不同塑形的過程,片狀口香糖經由機器輾壓後便會進行裁切,將薄長膠團裁切成片狀,並在表面噴灑粉狀的甜味劑或糖粉防止口香糖彼此沾黏,靜置等待冷卻後便完成片狀口香糖。而外表有著糖衣的粒狀口香糖,則是將薄長膠團壓模出粒狀,並分切成板型大小的膠團長度以利於後續製作,等待膠團冷卻硬掉成形後,才能以機器將板型膠團敲碎分離出單粒形狀,而分離後口香糖會再透過機器噴灑糖漿裹上糖衣,待外表凝固後再經反覆進行,目的在於讓每粒口香糖皆能均勻裹上糖衣,同時使糖衣具有厚度,最後於最外層再噴灑含色素的糖漿或香料進行上色,等待凝固並靜置後便完成粒狀口香糖。
至於可以邊咀嚼邊吹出泡泡形狀的泡泡糖口香糖,則是膠基中合成物比例不同的結果,為了能具有可以吹出泡泡的膠膜性質,於合成橡膠聚合物的成分含量相對較高。現今的口香糖,膠基成分多為合成橡膠,膠基屬於不溶於水的物質,因此吃著口香糖,除了口感之外其實是在吃其中的甜味,讓口水分泌而溶解口香糖中的糖、甜味劑以及香料等,自然而然越吃口香糖也漸漸無味了。
了解口香糖的製作過程和演變後,或許下次將口香糖送入口中咀嚼時,可以想像著幾世紀前先人咀嚼乳香樹樹脂的情境,說不定會也會感到會心一笑呢!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食力foodNEXT
食力網粉絲團
小檔案_食力foodNEXT
食事求實的知識頻道。
食品安全事件頻仍,民眾已失去對食品的信心,易被錯誤訊息操弄;當信心崩解、食安支持系統支離破碎,我們相信「食的根本」不應該被拋棄,而是應該將食的正確知識有系統傳遞,重建人與食品的信任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