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年前曾經看過《富爸爸.窮爸爸》這本理財書,裡面很強調「資產」與「負債」兩種概念。作者認為,資產是能夠把錢放進你口袋的東西,負債則是能夠把錢從你口袋裡取走的東西。且作者還在書中下了一個結論,富人買入資產,窮人只有支出,中產階級買進他們以為是資產的負債。老實說雖然這幾句話每個字拆開來我都認識,但不知道為什麼,當這些字聚在一起時,我就瞬間喪失了語文能力。
隨著時間流逝,這些道理也都被埋在腦海深處。直到最近看了許多文章後,才漸漸有了一些想法。仔細想想,當初看這本書時,一定是被「資產」和「負債」2個名詞嚇到,一點都不想深入思考,因為這兩個名詞總會讓我想到永遠搞不懂的「會計」。但後來發現,其實也可以用「投資」和「費用」2個概念來偷天換日。
舉2個簡單的例子來看就能明白:1.小欣買教科書只是為了向父母、老師交差,但買回來後翻都沒翻,多半是拿來堆灰塵或墊便當,成績一樣在及格邊緣徘徊。則在此情況下,買教科書的錢對小欣來說就是「費用」;2.小咪買教科書是為了能夠和喜歡的學長上同一所學校,每天都認真K書,把教科書都快翻爛了,最後終於如償所願。則在此情況下,買教科書的錢對小咪來說就是「投資」。從這個例子也可以看出,同樣是花費,沒為自己帶來任何利益就可以被稱為「費用」;如果可以為自己帶來利益的就可以稱為「投資」。
如果將這個理論套用到自己身上,由於身為一名記者,給別人的第一印象是非常重要的,所謂人要衣裝,佛要金裝,因此,大肆採買體面的衣物是必須的;而想要單靠金魚腦記下受訪者所有的金玉良言,根本就是痴人說夢,恐怕受訪者才說下句我就立刻忘記上句,所以還必須購入專業的錄音筆。雖然這些舉動讓「5位小朋友」不斷地從錢包中離家出走,讓我很傷心,但換個角度來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果這些支出能夠讓邀稿、寫稿更順暢,那就可算是筆不錯的投資(雖然錢包很空、心很痛)。
延伸閱讀
▶你賺的一塊錢不是你的錢! 存錢效率決定你的財富
▶窮人存錢消費、富人賺錢投資 一張圖看出金錢觀大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