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抓出平常的花錢漏洞,在記帳持續至少1個月後,只要簡單地統計整個月的支出,花了多少錢買衣服、花在三餐的錢有多少、哪一類花費占總金額比重最高,統統能一目了然。接下來就能進一步檢討,有哪筆開銷是最容易減少的?假設每個月只能存下2,000元,1年僅有2萬4,000元。如果能夠省下一些開銷,變成每個月可以存下5,000元,這樣一來,1年就可以累積存到6萬元,整整多了3萬6,000元。
我們在記帳時,將支出分為「固定支出」和「變動支出」兩大類,再進一步按食、衣、住、行等類別分項記錄。這是為了能夠清楚檢討,當中有哪些項目,是你平常容易忽略,但實際上是能夠省下來的花費。
審視固定與變動支出
省下不必要的開銷
固定支出既然是每月都會有的開銷,只要想辦法降低金額,長期的節省效益將會很明顯。以房租為例,你可能覺得現在的房子交通便利、環境舒適、房東也很親切,非常適合自己,不想輕易換地方住,因此認為房租是絕對省不下來的。
其實,你不妨跟房東討論看看,例如原本只簽1年租屋合約,可以誠懇地向房東提出,「我的工作收入穩定,如果改成簽2年約,房租能不能稍微便宜一點?」把簽約年期拉長,對房東的好處是可以避免重新找房客的麻煩。如果談成了,1年能因此少付幾千元,也相當可觀。
另外,有使用智慧型手機的人,一旦買了最新型手機再加上綁約,通話費加網路傳輸費,每月繳個上千元是稀鬆平常的事。在買新手機之前,不妨仔細思考自己是否真的非要這支手機不可?還有,也要注意看看帳單,每個月實際使用的通話量或網路傳輸量到底有多少?也許你很少講電話,或是上網用到的傳輸量並不高,根本不需要花這麼多錢。綜合比較後,再找出一個最適合你的資費方案,也許每年也可以再省下幾千元。
變動支出的部分,可以先看看哪類的花費最高?再評估這類花費是否有下降的空間,評估原則是「必要」或「非必要」。必要花費通常節省空間有限,盡力而為即可;非必要花費若不能完全省下來,至少也要把金額降低。
假設花費最高的是餐費,每月大約花1萬5,000元,其中1萬1,000元是三餐,另外4,000元是幾乎每天都會喝的飲料,該怎麼省?
三餐是「必要」,飲料是「非必要」,一方面可以降低三餐的支出到1萬元,只要平均每天少花約33元就可以做到;另一方面也減少一半的飲料花費到2,000元,從原本每天喝,改成兩天喝一次。這樣一來,每月就能夠省下3,000元。
因為我們的生活中,其實有很多不必要的開支,檢討花費時,只要簡單地思考,「省下這筆錢,累積1年能夠省多少?」如果1年能省下幾萬元,想必能夠造成不小的激勵。
當然,如果省下某些錢,會讓你感到痛苦萬分,反而容易中途宣告放棄,不妨改採循序漸進的方式。例如你認為自己每天一定要喝飲料,很難立刻改善,那麼,就從1週喝7天,先改成1週喝6天,慢慢地降低頻率;或是原本喝的飲料是1杯100元,則改選1杯80元或50元的。把價格與次數往下調整,都是省錢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