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成「收入-儲蓄=支出」觀念
在有限額度裡選擇花費順序
了解過去的消費習慣後,接下來就可以推算大約可以存下多少錢,以擬定未來的生活開銷用途。
以存錢達人詩諾懷特和林家樑為例,他們完全奉行「收入-儲蓄=支出」。詩諾懷特說:「因為只剩下這些錢可用,就必須去思考,錢要用在什麼地方,才是最好的選擇?」
簡單地說,假設月薪3萬元,扣除1萬元儲蓄和1萬元固定支出,只剩下1萬元可以作為變動支出的開銷。要花多少錢吃飯、看電影、添購新行頭,都必須控制在這個額度以內。
參考他們歷年的收支狀況,都能夠存下6成薪水,作為儲蓄和投資的用途。詩諾懷特強調,「我的收入一定先扣除存款、固定投資和固定支出,這3點我視為不可變動的項目。」她的固定支出當中,包含了房租和水電費等,即使近年從套房搬家到公寓,在選擇住處時,也一定會壓在預算範圍內。
而林家樑存款與投資的金額,甚至高達收入的75%,其餘25%則是固定和變動支出。另外,存款與投資金額當中,又會再預留10%當作生活預備金,以應付突然的開銷。
存錢歸存錢,他們都不會為了存錢而犧牲「旅行」。詩諾懷特會從存款中再撥出一部分當旅遊經費,每年一定會出國到喜愛的藝術景點朝聖,平均每年花費約9萬~10萬元;相對地,她會省下國內過夜旅遊或看電影的次數。
林家樑也一定會撥出年收入的6%作為旅遊與休閒支出,他笑說,「這筆錢我一定每年都會花掉!」同時,他也認為存錢是一種「延遲享樂」的概念,儘管現在每年只花幾萬元旅遊,但是他也悄悄的用20年期儲蓄險存了一筆錢,「我要在50歲的時候,準備100萬元環遊世界!」
因此,並不是存錢就一定要犧牲玩樂,但勢必要在有限的額度裡,去選擇花費的優先順序,做出最好的取捨。只要懂得這個道理,相信你也能夠在兼顧生活品質的同時,成功把錢存下來。
延伸閱讀
▶為什麼愈記帳愈窮? 你可能踩到這些富人地雷
▶把存錢當遊戲 無痛存第一桶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