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投資ETF逐漸成為顯學,相對於基金具低廉內扣費用外,也較股票擁有更低的交易成本,因而成為投資人最愛的投資工具。而截至2019年1月為止,在台灣掛牌的ETF整體市場規模已經達到8,519億元,其中債券型ETF規模高達4,626億元,占ETF比重54%。除比重成功超過半數,相較於2017年底規模比重僅占11%,更是呈現出明顯成長的態勢,也顯示國內投資人對穩健理財商品的需求。
除了反映穩健理財商機大,壽險資金的流入也是使債券ETF轉趨熱絡的主因。去年以來,國內壽險業者受到海外投資上限限縮影響,使得國內資金透過ETF,繞道進行海外市場投資。另外,匯率大幅波動造成海外投資避險成本增加,也使資金寧願選擇以台幣計價的ETF,雖然國內的債券ETF仍舊會受到匯損影響,但相較於直接進行避險,整體的成本仍舊較低。
而隨著國內債券ETF市場轉趨熱絡,成交量逐漸擴大,產品流動性將有機會逐步改善。而市況熱絡下,各投信也持續推出更多樣化的產品,包括:特定產業債券、新興市場債券,使產品更加齊全,而在這樣的正向循環下,散戶將會有更好的商品可以選擇,不失為一大福音。
與定存股或是投資特定市場的ETF相比,債券價格波動明顯更低,對不甘心僅領取定存利率,又無法承受股票市場波動的投資人來說,債券ETF將是最好的商品。另外,每季配息的模式,對於退休族群來說,也能有現金流供生活使用。以下也列舉目前台股市值前10大的債券ETF供投資人參考,並簡述挑選債券ETF的一些重點。
債券ETF種類多,投資人應先以流動性為主要考量
目前債券型ETF的產品數量相當多,但從表中可以看到,各產品的推出時間都不夠長,因此內扣費用仍未公布,而股利的配發金額也欠缺資料作為參考,使殖利率難以估算。另外,部分產品因為成交量較低,也使產品在某些較為極端的市況下產生溢價或折價的狀況。因此會建議投資人在選擇債券標的上,可以先以前面4檔從2017年便推出的債券ETF為主。
而4檔債券中,元大美債20年(00679B)和國泰20年美債(00687B)主要投標的都是美國債券,適合最保守的投資人。群益10年IG金融債(00724B)、群益15年IG科技債(00723B)則投資不同年期到期,以及不同產業的債券,信評則為投資等級(BBB-(含)級以上)債券,整體風險較美債為高,但也享有比較佳的殖利率。整體而言,這幾項債券的風險都較股票小很多,且今年美國可能僅升息1次,債券較股票處於相對低檔,是長期投資者不錯的進場時間點。
延伸閱讀
▶0056適合存股嗎?擁2大特性符合存股族需求!但要注意0056也有可能不配息...
▶封面故事搶先讀◆工廠黑手靠1檔金融股 年領77萬股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