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推動半導體進步的「摩爾定律」,即將於2021年碰壁(可點選收看以下的影音教學),但台積電(2330)對先進製程投入的決心,絲毫沒有任何的鬆動,繼2011年Q4提早量產28奈米、2016年量產16奈米之後,今年第3季也預計將開始量產10奈米製程的晶片,占營收比重預估可達10%,成為支撐公司營運成長的第3根支柱(編按:另外2根分別為占營收比重27%的28奈米,以及占營收比重26%的16奈米)。
此外,7奈米不僅預計將在2018年Q3進入量產階段,更可穩固台積電在下一世代產品的訂單來源,而這下一世代的產品,主要集中在蘋果A12處理器,以及高通845/840(驍龍處理器),當然也會有來自聯發科(2454)、海思半導體,以及Nvidia的代工訂單。
再者,只要能解決台灣現階段,甚至未來恐會缺電的問題,台積電推動先進製程的重心,預估也將從竹科,延伸到中科,以及南科,其中南科更將成為5奈米以及3奈米的重心,量產時間預估將落在2020年以及2022年。
從上述台積電(2330)擴產的時程來看,2022年以前都將處於資本支出的高峰階段,不只要用來引進先進的半導體設備,更要從無到有地興建一座又一座的廠房,打造不同奈米製程的生產基地。
而為了因應今年擴增產能的需求,董事會也於8月8日決議了一筆高達955億5,400萬新台幣的投資案,其中159億9,800萬用於興建廠房、795億元用於添購機器設備,此外,根據媒體的報導,雖然號稱這是今年以來台積電最大手筆的資本預算案,但只要稍微了解台積電推進先進製程的時程表,相信就能明白,這只不過是「前菜」而已,未來台積電還會決議出更多的資金,來滿足「興建廠房」以及「引進設備」的擴產需求。
整體而言,台灣目前具有建廠服務能力的廠商,合計有漢唐(2404)、漢科(3402)、亞翔(6139)、帆宣(6196)、聖輝(5536)、同開(3018)等6家廠商,其中今年以來400張以上大股東持股比率增加3%以上者,分別為漢唐(從51.55%到56.76%)、帆宣(從64.29%到67.55%)、聖輝(從51.05%到58.47%)。
本文節錄自2017年8月《投資家日報》。
Smart投資家日報
經授權轉載自孫慶龍的投資部落格
臉書粉絲專頁,請按此
小檔案_孫慶龍
學歷: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英國艾克斯特(Exeter)大學財務管理研究所
經歷:鑫圓滿證券投資顧問公司投資總監、《理財周刊》執行長
現職:《投資家日報》總監、致理科技大學財金系講師
延伸閱讀
▶達人看法》不懼貿易戰!台積電法說會報喜,相關供應鏈可望受惠
▶封面故事搶先讀》重壓1檔股票,3年獲利270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