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敗大盤的獲利公式》是由創下年報酬率高達40%的戈坦資本公司(Gotham Capital)創辦人兼經營合夥人葛林布雷(Joel Greenblatt)所撰寫。整本書在講的內容只有一個,「打敗大盤的獲利公式」,也就是作者在書中不斷提到的「神奇公式」。該公式的組成要點有2個:
1.買進資本報酬率高的公司
先來看第一個指標──資本報酬率。資本報酬率是用賺來的錢除以期初成本後,再乘上百分比來計算。舉例如下:
假設A公司每開一家分店,要用40萬美元用在存貨、店面布置與展示等方面,而去年每家分店都能賺進20萬美元,可算出A公司的資本報酬率為50%(=20萬美元/40萬美元)。
假設B公司每開一家分店,同樣要用40萬美元用在存貨、店面布置與展示等方面,但去年每家分店只能賺進1萬美元,可算出B公司的資本報酬率為2.5%(=1萬美元/40萬美元)。
在其它所有條件都一樣的情況下,請問你會覺得A公司和B公司,哪一家公司看起來比較好?
答案很簡單,當然是錢賺得比較多的A公司比較好,也就是說,「追求比較高的資本報酬率」。
2.買進具有高盈餘報酬率的公司
接著,再來看第2個指標──盈餘報酬率。盈餘報酬率是用每股盈餘除以股價後,再乘上百分比來計算。舉例如下:
假設A公司去年每股賺1.2美元,以每股12美元計算,盈餘報酬率是10%(=1.2美元/12美元X100%)。
假設A公司去年每股賺2.4美元,以每股12美元計算,盈餘報酬率是20%(=2.4美元/12美元X100%)。
假設A公司去年每股賺3.6美元,以每股12美元計算,盈餘報酬率是30%(=3.6美元/12美元X100%)。
在其它所有條件都一樣的情況下,如果你可以用12美元買進A公司的股票,請問你喜歡哪一種盈餘報酬率?
答案當然是愈高愈好,因為這表示你用同樣的價格買進股票,可以賺進比較多的錢!而這也是作者的第2個條件,「追求比較高的盈餘報酬率」。
那究竟該怎麼運用上述2個條件呢?很簡單,把2個排名加起來就好。也就是將所選擇的股票分別按照資本報酬率和盈餘報酬率由高至低向下排列,最高者為第1名,次高者為第2名,依此類推。之後再將同一檔股票的排名加總,加總後數字愈小的公司,就是合併排名最高的公司。
舉例來說,假設A公司的資本報酬率是232名,盈餘報酬率是153名,加起來是385名。B公司的資本報酬率是第1名,盈餘報酬率是1,150名,加起來是1,151名。在此情況下,雖然B公司的資本報酬率排名較前面,但整體評價卻會低於A公司。
實戰7步驟
知道怎麼計算排名之後,接著可以來看該如何實際操作。步驟有7個:
步驟1》
挑選資本報酬率高的公司。如果不知道怎麼計算資本報酬率的話,可以用ROA(資產報酬率)替代,記得要選ROA在25%以上的公司。
步驟2》
同樣的,如果你不知道該怎麼計算盈餘報酬率的話,可以改用本益比來替代,其中每股盈餘採用去年的每股盈餘計算即可。但要注意的是,與盈餘報酬率剛好顛倒,本益比是愈低愈好,然而本益比如果太低也可能出現問題,故而盡量挑選本益比在5倍以上的公司。
步驟3》
剔除所有公用事業、金融股和外國股票(以台灣而言,就是結尾有寫KY兩個字的公司)。
步驟4》
完成上述步驟以後,將公司依照ROA由高至低排列,以及本益比由低至高排列。將所有公司都列出名次以後,再將兩個名次加總,名次愈小者排名愈前面。之後,買進5~7家排名最好的公司,並投入第一年準備投資資金的20%~33%。
步驟5》
每隔2、3個月,重複第4步驟一次,直到你把準備投資的資金全部投入為止。8~9個月之後,你手上應該擁有一個由20檔~30檔所組成的投資組合。
步驟6》
待手上的股票持有1年後,將股票賣掉,再利用第4個步驟買進同樣多的新公司。
步驟7》
持續這樣做至少3年以上的時間。
有沒有覺得這方法很簡單啊?不過咪編要強調一點,雖然這是一種打敗大盤的獲利公式,但作者也在書中表明,這公式是有缺陷的,因為它追求的是平均績效,所以你在操作的過程中,可能有一些時間績效是輸給大盤的,此時你必須咬牙撐過去。只要你買進的時間愈長,你的勝率會愈高,因為市場總會回復正常的。
而關於這套公式的驗證,書中也花了許多篇幅著墨,咪編在這邊就不一一解說了。但看完這本書以後,咪編最大的感想是,「本多終勝」啊,只有資金充裕的人,才有辦法做到像作者這樣,同時布局20檔、30檔股票,資金少的人只能望洋興嘆啊。有興趣的人可以把書找來看看。
尷尬的是,咪編在查連結時才發現,咪編看的版本是商周出版的《打敗大盤的獲利公式》,但這本書似乎已經絕版,不過博客來上面有一本類似的書,是寰宇出版的《超越大盤的獲利公式:葛林布萊特的神奇法則》,大家可以翻翻看。
本文授權轉載自小編愛投資線上讀書會
延伸閱讀
▶電信龍頭中華電還能存股嗎?艾蜜莉:現金殖利率最好有5%以上,投資才比較安全
▶ETF投資術》先用樂活五線譜找買點,再用3法則輕鬆做好資金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