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有個新聞是,台積電(2330)的劉德音和魏哲家獲選工研院院士。喬飛最喜歡研究和關注這種這看似簡單的新聞。
新聞當中劉德音提到,台積電成功的原因,是由於它有這5大要素,新聞原文如下:劉德音表示,台積電之所以成為現在的台積電,有5大要素,首先是必須創造一個新的商業模式,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所創的晶圓代工是不跟客戶競爭,是大家的晶圓代工廠,能獲客戶信任;第2必須運用台灣的優勢,台灣的工程師品質即為優勢之一;第3是以世界為市場,不是只有台灣而已是,這是台積電能做大的因素;第4是具備網絡效應(Network Effect),當使用台積電的做出來的晶片的客戶或產品使用者愈多,就愈有價值;第5是要具備專業經理人治理系統。
第1點:新商業模式
這點是無庸置疑也不用研究的,台積電是純代工工廠,不會有人自己生產產品的同時,又和其他人一邊代工一邊競爭。
第2點》工程師品質優勢
台灣工程師的奴性這也不用懷疑、也無從研究。
第3點》以世界為市場
不只有台灣放眼全球,這也不用研究,全世界前10大的企業目光當然是放在全球市場。
第4點》網路效應
愈多人使用台積電的產品,台積電的價值就會顯現。這個效應在AMD身上得到了證實,今天世界上很多產品都是你做我也做大家都在做。就像AMD和INTEL都有做CPU,如果AMD靠台積電的先進製程不斷進步,而INTEL因為本身晶圓製造的製程遇到瓶頸,那就會讓AMD市占率增加,這是最明顯的例子。
再來就是聯發科和高通,互相競爭的對手,都使用台積電代工,那他們彼此就不會退出台積電,因為誰退出誰在製程上就落後對手。落後對手代表的就是失去市場,這件事情很嚴重。
再來就是台積電舊製程的研發製造費用攤提完畢之後,製造成本就會很低,導致其他製造商乾脆也交給台積電代工。就像SONY也有半導體部門,可是當手機對於CMOS需求大增的時候,SONY選擇交給台積電代工而不是自己擴廠增加產能,由此可見交給台積電代工的成本比自己製造還要低。所以的確,愈多使用台積電的產品,市場的變化讓台積電的價值就會被放大。這點我們可以持續觀察。
第5點》專業治理人治理系統
這是他們內部的控制系統,這我無從研究無從得知當中的訊息,所以也不必研究。
綜合以上,要了解台積電是否持續有優勢,身為奈米股東的我們只能持續去觀察台積電是否持續專注在單純代工的生產模式,以及是否更多陣營加入台積電。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喬飛的生活日誌
小檔案_傻多棒喬飛
喬飛,1975年生。五專畢業後從應徵黑手學徒到進入科技業變成電子業的工程師。 2011年到大陸工廠長駐,利用閒暇時間研究投資理財的方法。因緣際會接受SMART雜誌的專訪邀約,夢想街57號節目也用我的故事進行了相關討論。在45歲的時候財務自由離開職場。 這些經歷讓我瞭解到自己的人生也有無限的可能。
延伸閱讀
▶台積電漲破500元,還能不能搶進?年領百萬股息達人棒喬飛:先思考這個問題,答案自然浮現...
▶買不起飆漲的台積電、那可以買聯電嗎?用20多年前的台股大多頭歷史來找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