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理財、想存錢,大家都說最好的方式,是從「記帳」開始。這樣說,沒錯,也不完全對。記帳後若沒有進行後續分析,就只是流水帳式地列出各項花費,卻未有意識地分析自己的消費型態、金錢流向,並加以調整。
想存錢務必掌握3方向:目標、現況、方法
因為唯有「掌握錢流(現況)」、「確認目標(目的)」、「適合做法(手法)」,才有機會幫助自己成功儲蓄。
要存錢前,懶媽會建議大家先好好花一個月的時間,記錄自己的每一筆消費,接著分析檢視金錢的流向(收入、消費)
錢流的檢視可以分為:
1.可用資金(如薪水、股利)
2.支出(變動支出、固定支出)
懶媽建議開銷的記錄可以依以下類別進行,再細分這些花費為固定支出或變動支出:
1.食:依正常三餐、較高額簡餐下午茶、飲料等做細節區分,若下午茶及飲料花費過高,便可適度調整減少花費。
2.衣:先依對象自己、家人記錄,再分層為衣、物品(如保養品)。
3.住:可分為固定支出如房租、房貸,變動支出如傢俱、家電、裝飾、收納品等;懶媽會將裝飾、收納品納入考量,是因為這些東西誘惑實在太大,彷彿不斷散發著「買了我,家裡就會變得很漂亮」的念力,但實際狀況卻是因為裝飾品太多,只好將裝飾品裝進收納品裡面收著...。
4.行:油錢、交通費(此多為固定支出)。
5.育:可分為書籍、文具、課程。
6.樂:可分為出遊或其它娛樂開銷(如看電影、唱KTV等)。
7.額外費用:可分為固定支出〈房屋稅、所得稅、車子的保養〉,及變動支出〈車子的維修、紅包〉等。
8.花費習慣:習慣用現金或信用卡支付?就算用信用卡支付,這些花費亦須要記錄下來,因為慣以信用卡支付,可能還會產生額外的利率費用等。
存錢,須要有目標和做法
想存錢,一定要有目標與明確的做法,否則就像世界和平的願望一樣難以實現。設定目標時,最好有具體想法,才能知道要達成這個目標需要存下多少錢。在檢視完目前的收支後,便可以開始預定計畫,並調整刪減不必要的花費。
目前青壯年的父母最是辛苦,上有高堂下有妻房。養兒不能防老,還要怕他們啃老。若想光靠政府提撥的退休金過老年生活,只會過得拮拘不已。所以最好提早開始進行退休規畫,免得垂垂老矣尚需為子女生計奔波。
當然存錢的目標,不單只有這麼沉重的負擔,也可以將旅遊計畫納入考量。畢竟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能夠帶家人出國走走,也對身心有益。
最後,則是應該採用的存錢手法。目前記帳App百百種,還能自動生成報表分析消費占比。但就像懶媽稍早說的,記帳只是市場調查,確認金流,但要存錢,還是需要實際做法才能進行。
懶媽本人的作法比較類似「信封存錢法」,在領薪的當週或當日,就先預估好當月各項花費,領出各花費需要的現金,將各類別的現金放入各別的信封袋內,這樣就能嚴格控制不同類別的花費,尤其看到信封袋內的鈔票愈來愈少時,視覺衝擊會愈顯強烈。
懶媽本人會準備2個錢包,一個錢包專門放固定支出用的費用,另一個錢包則是變動開銷的費用,平日上班使用固定支出的錢包,週末或外出用餐時則使用變動開銷的錢包。
記帳部分,只針對「變動開銷」記帳,因為變動開銷多數是因應「慾望」或「意外」造成的。若是本月「慾望高漲」或「意外頻傳」,造成開銷增加,就要從下個月的變動開銷中刪減花費。
若是有臨時變動,像出遊計畫,可從固定的變動開銷中挪動預算項目,比方減少外食或聚餐次數;又或者把規畫時間拉長,從每個月的各個開支預算中預存,做為出遊計畫的基金。
現在科技太方便,花錢太容易。利用刷卡、Line Pay等花錢方式都會使得自己對金錢的使用上愈加無感,等收到帳單時才發現帳戶已空。
一個月花一個晚上,將錢裝進信封袋裡,就像是一種宣告,提醒、盤點,直到養成依預算花錢的習慣為止。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文青懶媽
臉書粉絲專頁,請按此
延伸閱讀
▶存不了錢的小資族,想用投資多賺一點可行嗎?理財規畫顧問蔣竣植:打破4大迷思,重掌人生財務主導權
▶省吃儉用想提高儲蓄率,偶爾花錢犒賞自己卻換來滿滿罪惡感?理財達人佑佑用「倒扣記帳法」,破解儲蓄率迷思
▶省錢比你想的還簡單!7招必學的無痛存錢術,默默放大你的財富
小檔案_文青懶媽
文青懶媽。 當文青是我畢生夢想;懶是我閒適自在的狀態;媽是我重生轉換後的身份。希望帶著孩子一起看得更多、走得更遠,於是致力於推廣「親子共讀」與「簡單生活」。 成為「整理師」後,讓我能走入各個家庭;希望透過整理,讓大家都能擁有閒適的餘裕。 能將有限的時間運用在重要的陪伴上,能將注意力放在美好的事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