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再生需要一些時間,所以病患不要失望,更要積極進行吞嚥、說話等行為復健,讓臉部的神經有機會再生及回復,但是一定會有「等待期」,所以要對自己有信心,耐心地復健、度過等待期。 臨床上很多本來中風很嚴重的個案,患者是靠著意志力並且努力復健,後來恢復得很好的案例。
「中風搶救回來了!」一開始時,家人可能是歡天喜地的,但是,如果病患搶救回來後,發現後續有許多後遺症,患者不再行動自如,女性外貌不再巧目盼兮、男性不再玉樹臨風,那該怎麼辦?
台灣腦中風學會理事暨部立雙和醫院神經科醫師陳龍表示,中風患者中有3分之1是重度,3分之1是中度,而另外的3分之1是輕度,很快就能回到日常生活中。不過並不表示一開始是重度的病人,就不可能痊癒。
醫師不會放棄病人,要能度過「等待期」
不久前才有一位40歲的女性,腦血管有很大片的阻塞性中風,可是因為送醫太晚,已經過了能打血栓溶解劑治療的時間,因此轉院到雙和醫院。
他們為她進行血管內取栓手術,一開始她不能吞嚥無法動,但是她的先生持續關懷鼓勵她,到第10天她是自己走著出院的,雖然顏面神經還是有點不對稱,但是手腳活動好很多,未來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的復健。
陳龍說,她本來是非常嚴重阻塞的患者,她曾經問醫師:「我不會好了吧?」但事實的結果表示:「只要病人不放棄,我們絕對不會放棄病患,所以她對自己也很有自信,一定要恢復到最好。」陳龍以臨床經驗提醒大家,想要好起來,就不要放棄。
陳龍提醒,神經再生一定要給它們時間,中風偏癱包括身體某一側的身體,或是臉部顏面神經等等。都可能受到影響而出現行動不便或是嘴歪眼斜等現象。
這些神經如果持續復健刺激,還是有機會再重生,只是神經再生需要一些時間,所以病患不要失望,更要積極進行吞嚥、說話等行為復健,讓臉部的神經有機會再生及回復,但是一定會有「等待期」,所以要對自己有信心,耐心地復健、度過等待期。
「我想要好起來」的意志力 是痊癒的最佳良藥
陳龍說,臨床上看過很多本來中風很嚴重的個案,患者是靠著意志力並且努力復健,後來恢復得很好的案例。
筆者本身也曾經見過一位在某氣功協會擔任義工的老先生,他在活動裡跑上跑下、到處幫忙,我與他聊天後,他和我分享,他曾經中風且狀況很嚴重,本來幾乎完全無法活動,單身的他自知沒有人可以照顧他,於是他努力、努力地在地上爬,爬到可以坐起來。
但即使他坐起來了,手部還是無法恢復功能,他便請人幫他把掃把、木棍綁在手上,用身體的力量甩動手中的木棍,幾個月後,漸漸地他的手也能動了,於是他再繼續復健!他和我說,雖然手的感覺麻木,但是他的外觀已經和一般人看起來沒有兩樣了。
陳龍說,他多年的臨床經驗顯示,患者的意志力真的很重要。
他也有一位病患,也是很大片的腦傷,不只半身偏癱,幾乎全身都癱軟無力,但是他有很強的決心想要復元,很認真地做復健,還跟陳醫師幽默地說,他一定要練會電視戲劇中的「爆橘拳」,之後他果然狀況恢復德愈來愈好,半年後他再回診的時候,果真現場捏爆橘子給陳醫師看,顯示復原得極好。
陳龍表示,復健對中風病患很重要,尤其在病發的前半年到1年內,有些患者雖然一開始狀況不是很好,但病患若願意積極復健,可以使失能的狀況大幅減輕,並提高自理能力。
獨居或單身,增加復健困難度?
中風患者最需要的是家人的陪伴和耐心。但陳龍不諱言,現代的家庭,能擁有願耐心陪伴的家屬真的不多,甚至很多患者根本是獨居的狀況,生病時不但沒人照顧,「住院期滿」後,很多患者可能還無法行動,就要面對回到家中沒人陪伴或幫忙的現況。
不少患者會選擇放棄,不僅不回診,也不會按照醫囑定時服藥,因此往往再見面時,竟是再度中風,或是已經發生其他的併發症的時候了;例如合併糖尿病者血糖飆高酮酸中毒,或是有心血管疾病發生心臟疾病等等,使得患者的病情愈來愈複雜。
「沒人陪病」,將是現代人現在與未來都可能面臨到的困境。
中風後的患者除了3分之1極輕微者以外,其餘的患者通常都需要復健以及控制其他慢性病,面對身體仍無法正常行動,或是面部面貌改變的狀況,陳龍建議,如果有決心讓自己好起來的患者,應該要積極尋求醫院個案管理師的協助,尋找返家後要繼續回診或是進行復健時,可以得到的協助與資源。
例如未來回診,是否可申請訪視員?回診時如何申請復康巴士搭載?或是是否可以申請居家復健的協助,等等,以及柺杖、助行器、輪椅等輔助如何申請,我們另外一篇有關「中風患者的出院準備」,將會有更多的介紹。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愛長照
臉書粉絲專頁,請按此
延伸閱讀
▶為什麽長輩總是很愛「逛醫院」?真實原因曝:長輩就醫的3大難題才是主因
▶樂退高齡學》看不見的「退休症候群」如何侵蝕退休生活?不只金錢,這些也是關鍵
▶疫情升溫,輕症、居家隔離...我的保險能理賠嗎?常見的10大保險疑問一次釐清
▶大變局年,6大投資重點一次看
小檔案_愛長照
最實用的養生保健、心情支持、疾病知識和社會資源彙整,我們是與照顧者站在一起的專業團隊,別忘了-「銀髮照顧,就找愛長照」!